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5年02月23日
總統接見德國國會議員訪問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德國國會議員訪問團,並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對訪賓的來訪,表達誠摯歡迎之意。
  對於德國外長近日發表談話針對歐盟是否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持保留反對態度,總統首先表達感謝之意,並表示,事實上,德國外交部去年針對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企圖以非和平手段解決台海爭議曾表達高度憂心,而在2004年10月18日德國國會並通過重大決議,在中國未改善人權、未限制大規模武器銷往第三國、及未以和平手段解決台海爭端前,不應進一步討論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議題,因此去年德國國會在野政黨先後提案反對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由於德國不分朝野對此議題表達關切,因而促成德國外長發表此一談話,對此,總統特別申致謝意。
  總統指出,德國不僅是台灣在歐洲大陸最大貿易國,也是台灣第六大貿易夥伴,台灣在歐洲的貿易額,德國就佔了四分之一,相當於一百億美元,他希望藉由訪賓的來訪,能進一步提昇雙邊經貿合作與往來。
  總統並期盼,訪賓能促請德國政府不再反對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讓台灣能和世界各國同樣為世界防疫體系盡一份責任,特別是歐洲議會亦以該案不涉及主權爭議,連續數年決議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他希望,德國政府亦能秉持相同立場,不再反對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
  對於各方所關切德國統一過程及模式議題,總統也提出看法表示,不論是德國統一或歐盟統合,其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不外是主權、民主、和平、對等四大原則,以東西德為例,兩德統一前皆為聯合國的正式會員國,除了兩德的國家主權受到尊重、兩國人民的意願也同樣受到尊重,而且不以武力威脅相向,最重要的是雙方對等的地位;反觀台海兩岸,對岸中國不僅完全不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也不尊重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自由選擇權,更以非和平手段威脅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企圖矮化台灣、將台灣去政府化,這與統一前兩德的情形,絕對無法同日而語。
  晤談時,總統並與訪團團長、身兼執政聯盟外交委員會主席的魏謨議員(Willy Wimmer)、道森伯格議員(Leo Dautzenberg)及展布斯基議員(Detlef Dzembritzki)就德國統一前後政治情勢、執政現況及國際形勢廣泛交換意見。
  德國國會議員訪問團一行,下午由外交部次長黃瀧元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