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5年01月03日
總統接見英國國會議員訪問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英國國會議員訪問團,並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對訪賓的來訪,表達誠摯的歡迎與謝忱。
總統表示,此次訪團成員來自英國的主要政黨包括五位上議院議員及七位下議院議員,由台英國會小組共同主席、上議院議員福克納勳爵率團來訪,不僅是台英雙方友好的象徵,更為雙方實質關係的提昇帶來曙光。對於福克納勳爵在2004年5月20日親自來台參加他的就職大典,以及英國政府對於我國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特別是國際衛生條例(IHR)納入普世適用原則,讓台灣進入世界衛生組織向前邁進一大步,總統也表達謝忱。
總統指出,在歐盟國家中,英國堅決反對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更是明智的決定,歐盟對中國武器禁運是源自於十六年前的天安門事件,中國對人權的傷害與迫害無法為歐盟國家所接受,所以才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但迄今中國的人權並未改善,人民的言論及宗教自由仍受到限制與迫害,英國秉持此一立場不同意對中國解除武器禁運,值得肯定。尤其是中國至今仍不願放棄武力犯台,並且於去年三月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作為其侵台的法理基礎,去年中國大陸的東南沿海已布署706枚戰術飛彈,今年最新的數字是784枚,且持續增加當中,更為亞太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帶來莫大的威脅。
此外,對於台英關係穩定友好的發展,總統也感到欣慰。他表示,台英雙方友好合作關係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特別是英國係歐洲國家中與台灣觀光往來互動最多的國家,英國是台灣第十五大貿易夥伴,也是台灣在歐盟國家中的第三大貿易夥伴,更是台灣在歐盟國家中第一大的投資國,英國在台投資金額並且居於歐盟國家中的第二位。總統除歡迎英國新任駐台代表麥瑞禮(MICHAEL REILLY)履新外,並期盼雙方包括經貿交流、商業合作、投資設廠、觀光旅遊及學術交流等,能有更進一步的成果。
總統在答覆訪賓有關今年元旦談話中兩岸政策「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具體意涵時指出,任何國家都必須考慮如何保衛國家安全及捍衛國家利益,台灣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自不例外。由於台灣是一個有國家認同及國家定位分歧的國度,長期以來被隱晦,不能碰觸且自欺欺人,讓國家的主體意識逐漸消逝,他的元旦談話就是正告國人,不能再模糊下去。
總統進一步表示,首先必須認識的是,自己的國家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人口二千三百萬,不包括中國大陸;台灣與中國是兩個互不隸屬、各自獨立的不同國家,因此台灣必須追求、捍衛自己的國家利益,但如果台灣過度倚賴中國-百分之四十的產業是在台灣接單、國外生產,而這其中竟有百分之九十是在中國大陸生產,這是過度向中國傾斜、必須正視的嚴肅課題,而這也是世界各國所沒有的現象。
總統指出,台灣不是孤島,如同世界各國一樣要走向全球化,但全球化絕不是中國化,台灣是海洋國家,不可能鎖國,但也不能將台灣的經濟命脈及籌碼都鎖在中國,何況中國對台灣而言並非如一般的友好國家,而是充滿敵意,終極目標就是要將台灣矮化成地方政府,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我們不能沒有憂患與敵我意識。
總統表示,我們希望推動兩岸關係的正常化,因此在2001年將兩岸經貿政策從原有的「戒急用忍」調整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但是過去幾年發現民間企業只顧及個別的商業利益,忽略台灣整體的國家安全及國家利益,形成只看到「積極開放」,而忽略「有效管理」,特別是政府未做好有效的管理,導致台灣的經濟逐漸向中國傾斜;台灣的經濟過度向中國傾斜的結果,最後將會是台灣現狀的改變,而非台灣現狀的維持。過去他一再強調,必須做好有效管理,才能積極開放,但效果不彰,不論是民間或政府部門皆無法貫徹此一經濟戰略目標,他的元旦談話是將兩岸經貿政策說明清楚,「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是要提醒大家要做好積極良好的管理,以有效降低開放所帶來的風險。
總統強調,基本上,過去數年乃至未來的兩岸的經貿政策基調已經確定,並未改變,只是將過去執行面未做好管理之處有所調整及修正。沒有「積極管理」就不可能「有效開放」,做不好積極管理,就寧可不開放,這是「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核心價值的所在。
談及國際社會中所謂「一中政策」及世界各國應如何協助台灣時,總統重申,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中國大陸互不隸屬、各自獨立是既定的事實,有人期盼台海兩岸維持現狀,而現狀的維持就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謂「一個中國」政策將台灣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完全昧於事實現狀,縱使有些國家未與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也無法否定台灣作為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同樣的,台灣雖無法重返或加入聯合國,但毫不減損台灣作為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因此世界各國給予台灣最好的協助,就是重新檢討與事實不符的「一中政策」。
總統認為,沒有人會拒絕兩岸關係的改善,任何人也不希望看到中國以武力相向台灣,但是台灣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以及中國不承認台灣政府的存在、一再將台灣去政府化,即使中國與台灣的在野黨有往來,但絕不允許與台灣的政府接觸,因為中國不承認台灣民選的政府和台灣民選的領導人。
總統表示,他自就任以來,已遞出超過三十枝的和平橄欖枝,表達台灣的善意與誠意,但所換來的卻令人感到遺憾,台灣不僅無法加入完全沒有政治意涵的世界衛生組織,甚至以台灣衛生實體的名義,如此謙卑地期待成為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也不可能;1993年舉辦過辜汪會談,去年台灣的代表辜振甫先生過世,我們歡迎中國海協會汪道涵會長或者其代表前來台灣致祭,也給予最高規格的禮遇,但反觀去年年底海協會汪會長過世,台灣的代表竟不被同意出席在上海舉行的追悼會,不但海基會董事長、副董事長無法參加,連先前曾擔任秘書長、目前具有官方身分的人士也被拒絕。原本經由喪禮可拉近兩岸的距離,但中國卻將喪禮泛政治化,甚至還要區分顏色,如此的兩岸關係如何能夠拉近?而事實上,對於這樣的兩岸關係我們也不寄予厚望。
英國國會議員訪問團一行十餘人,上午由團長台英國會小組共同主席、上議院議員福克納勳爵(The Lord Faulkner of Worcester)率領,外交部長陳唐山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黃志芳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