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12月17日
總統出席第二屆「台灣之歌」頒獎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晚間南下高雄出席第二屆「台灣之歌」頒獎典禮,除應邀致詞也代表主辦單位頒獎給得獎人。
  總統也表示,能用心譜出對台灣這塊土地、這個社會的關懷和心聲,不論得獎與否,他都要向每一位參賽者致上最高敬意,也要恭喜11位新出爐的得獎者,更向辛苦的評審們表達最深的謝意。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是第二屆文化總會「台灣之歌」詞曲徵選的頒獎典禮暨演唱會,阿扁能夠和各位愛好台灣歌謠的佳賓共同參與這場盛會,感到非常興奮與榮幸。稍後阿扁要和各位嘉賓一同欣賞得獎作品的演出,非常期待即將演出的曲目,也期許一屆接一屆的「台灣之歌」,都能讓台灣的本土音樂更加豐富、更加美麗。
  音樂和文字一樣,有撼動人心、感動靈魂的力量,歌謠結合音樂與文字,更是可以讓人們用最美的方式唱出內心的情感。台灣人唱「台灣之歌」,感觸會特別深,因為這是描寫故鄉土地的歌。阿扁今年九月底率團出訪中美洲五個友邦,到最後一站聖文森時,聖國兒童唱「望春風」來歡迎台灣的訪問團,故鄉的歌在異國聽起來特別好聽、特別感人,也讓人備感故鄉的親切。今晚我們一口氣可以聽這麼多首「台灣之歌」,希望這些動人的曲子,都能像「望春風」一樣,成為家喻戶曉的歌謠。
  第二屆「台灣之歌」詞曲徵選入選作品共十一件,分別是「平安台灣」、「袜凍傷害伊」、「赤柯山之夜」、「白雲之歌」、「想家」、「台灣」、「有你就有我」、「故鄉名」、「過節」、「永遠的尪婿」、「戀戀北迴線」。名音樂家詹宏達作詞作曲的「台灣,我的故鄉,幸福之島」,今晚也將首度發表,這場音樂饗宴,可以說是台灣音樂史上,新添的一筆美妙音符。
  隨著多元呈現與社會共融程度增加,福佬話、客家話、原住民語及北京話,都已經成為台灣歌謠創作的語言元素,這將使我們的創作更豐富,更精彩。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歌,文化總會「台灣之歌」就是一個提供歌曲創作的平台,讓國人同胞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寫好聽的歌,唱出土地的眷戀、親情的感動、以及生活的點滴。
  經過第一屆「台灣之歌」徵選活動的努力,本屆參選的作品又更多元、題材和風格也更多樣化,參選者的年齡從八十多歲到十六歲都有,這些歌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印記,所以文化總會特別為這些新的創作譜曲,同時委請專業名家製作成CD,讓更多人可以欣賞、傳唱這些歌謠。。
  第二屆「台灣之歌」詞曲徵選活動中,共有二百多首作品參選,雖然不能每一首都得獎,也難免有遺珠之憾,但阿扁認為,能用心譜出對台灣這塊土地、這個社會的關懷和心聲,不論得獎與否,阿扁都要向每一位參賽者致上最高敬意,也要恭喜十一位新出爐的得獎者,更要向辛苦的評審們表達最深的謝意。
  感謝今天出席這場盛會的所有嘉賓,由於大家的支持和努力,第二屆「台灣之歌」詞曲徵選活動可以圓滿成功,阿扁相信,累積每一屆「台灣之歌」的好作品,就是為每一個年代累積台灣的好歌謠,這不但為我們帶來一份幸福感,更發揮了創作歌謠的新價值、新生命。最後,阿扁要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