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12月14日
總統接見美國大西洋理事會代表團成員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美國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 代表團成員,除代表政府與人民歡迎訪賓到訪,也就兩岸關係議題與訪賓廣泛交換意見。
  總統表示,過去5、 6年來,他一直希望完成兩岸關係的正常化,所以遞出了和平的橄欖枝,相信訪賓均可作最好的見證。但從過去的經驗,要推動兩岸關係的正常化是非常的困難。
  總統指出,就是因為中國人非常重視名稱與名份,所謂「名不正,言不順」,因此就一直卡在如何稱呼的問題。總統說,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對中國而言,他們絕對無法接受,他們認為台灣絕對不是一個國家,認為中華民國已經滅亡,台灣早就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總統並表示,今年2月24日舉行「扁宋會」,在台灣內部引起非常大的爭議、反彈,但無論如何「扁宋會」的十點共識結論,其中一點是如何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尊重台灣或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所以後來在宋楚瑜主席到中國之前,他告訴宋主席「主權、民主、和平、對等」八個字必須堅守。所謂主權原則,就是希望中國承認並尊重中華民國在台灣存在的事實。所謂民主原則,就是希望中國對於兩岸未來如何發展,或台灣前途有何變化,必須要尊重2300萬台灣人民的自由意願。所謂和平原則,就是兩岸歧見必須透過對話和平解決,不得訴諸武力或其他非和平手段。所謂對等原則,就是兩岸議題、台海歧見必須透過政府與政府間對等協商、談判才能獲致最後解決。
  總統進一步表示,當宋主席到了中國提中華民國,只說了兩天,第三天後宋主席受到壓力後就不再提中華民國。總統說,他曾一再強調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絕對互不隸屬,台灣與中國,或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彼此之間未來會發展何種政治關係,只要2300萬台灣人民同意,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總統也指出,民主是尊重人民自由選擇的權利,而這在中國社會是很難存在的,當台灣12月3日選完地方選舉的隔天12月4日,有許多香港人走上街頭,訴求給予公民投票方式,可以直接選出2007年行政長官及2008年立法議會議員。反觀當2300萬台灣人民有公投立法,去年舉行全國第一次公投,今年也完成公投入憲,而香港人民爭取公投卻被北京當局拒絕。當2300萬台灣人民可選國會議員、國家領導人,總統大選也舉行了三屆,而香港人卻還要走上街頭來爭取時,我們覺得當我們已經擁有的,難道還要再失去嗎?如果我們接受如香港一樣的「一國兩制」,結果我們擁有的民主、自由反將會如香港般失掉。
  提到中國在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打壓,總統表示,在一中原則下,台灣不再是主權獨立國家,中國對台灣打壓是不分藍綠的,例如他本人不能參加APEC會議也就罷了,當請朝野一致支持的王金平院長參與也被拒絕。台北市馬市長好不容易在雅加達爭取到由東京都石原知事發起成立的亞洲主要城市網路會議明年的主辦權,中國仍不承認、接受,沒有因為馬市長是國民黨籍、對中國親近而有所不同。
  由於兩岸經貿往來,特別是三通議題,受到賓客的關注,對此,總統指出,我國政府的立場非常清楚,就是希望能循序漸進,雖無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盡各方面的努力。由於兩岸關係特殊,基於台灣國家安全、全民共同利益,我們絕不可躁進。沒有小三通,就不可能有大三通,沒有兩岸貨運包機直航,就不可能有兩岸人員直航。我們認為兩岸的直航必須先海後空,先貨運再人員。雖然兩岸春節包機直航於去年初中斷一次,但在今年初已有很大的突破與進展,但中國希望馬上跳到兩岸直航,不理台灣政府所一再呼籲的立即展開貨運包機直航談判,這是令人感到遺憾的地方。
總統強調,假若兩岸政府與政府對話、協商無法推動,中國還要跳過台灣的政府,執意與台灣的在野黨打交道,期待未來兩岸會有何改變與進展,將是件非常困難的事。總統重申,我們對兩岸事務的處理一定會秉持「立場堅定,務實前進」的基本態度,但我們也不會按照中國的劇本配合演出,因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我們有自己的政府,我們絕不可被去政府化、被去政府公權力化。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代表團由團長前美國國防部國際安全事務助理部長柯瑞滿(Franklin D. Kramer)帶領,上午由外交部次長高英茂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黃志芳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