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11月28日
總統出席「第二十屆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研討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中午應邀在「第二十屆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研討會」致詞,代表中華民國(台灣)政府與台灣人民,對該研討會之共同主辦機構-「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長期的努力和貢獻,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由於本屆大會主題「亞太與東亞區域整合」,總統對此也表示,這正符合他本人推動以「民主、經濟與繁榮」作為建構「太平洋經濟共同體」三大支柱的理念。希望藉由這次會議,能讓台灣社會大眾更瞭解PECC的重要性,也更凸顯「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的價值所在。
總統致詞內容為:
本人非常榮幸能夠接受「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的邀請,參加由該會與外交部共同舉辦的「第二十屆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研討會」。「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是由太平洋周邊國家的產、官、學界菁英所組成,是融合「第一軌道」與「第二軌道」的區域性國際組織,藉由會員國之間的經濟合作,達成區域整合的最終目的。本人謹代表中華民國(台灣)政府與台灣人民向貴會長期的努力和貢獻,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貴會成立二十五週年紀念,也是台灣成為貴會正式會員的第二十年,加入PECC是台灣經貿外交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成就,積極參與PECC更是台灣外交工作的重點項目之一。
不久前,美國總統布希在日本京都發表演說,特別讚揚台灣的民主。布希總統說,台灣全面擁抱自由,為人民帶來繁榮,也締造了自由民主的華人社會。布希總統強調,台灣的「經濟自由化」為台灣人民的「政治民主化」提供了動力,因為人民掌握了自己的財富後,最終一定要掌握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未來。
上個星期,新聞局公佈一份針對美、日、英、法、德五國民眾與意見領袖所作的跨國民調顯示,過半數五國民眾對台灣有好感,五國意見領袖對台灣的好感度更高,半數以上歐盟國家的受訪者更認為台灣是「適宜企業投資的國家」。
本人深信,台灣的民主成就與經濟實力是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走向世界的珍貴資產,也是讓世界走進台灣的動力來源。PECC正是連結台灣與環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的橋樑。
本人曾多次表達成立「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的重要性,因為「民主、經濟與繁榮」不但是普世價值,也是「太平洋經濟共同體」成立的三大核心支柱。台灣身為太平洋地區的一份子,自然不能在「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的推動過程中缺席。尤其是當前台灣面對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與中國持續的打壓,更應該利用現有的國際組織與非政府組織平台,善盡台灣對國際社會的義務,促進區域經貿的繁榮。
第十六屆PECC大會由南韓舉辦,在PECC金基桓主席的全力策劃下,該會議以「邁向太平洋共同體:承諾的更新」為主題,目的是希望所有會員體能夠在PECC成立二十五週年之際,共同檢視PECC對於成立「太平洋共同體」的承諾。
不久前亞太經合會(APEC)同樣也在南韓的釜山舉行,由於中國的阻撓,不但使得本人無法親自出席非正式經濟領袖會議,連本人希望促成立法院王院長代表與會都遭到打壓,但是為了在APEC扮演建設性的角色,台灣不能缺席。本人特別指派總統經濟顧問小組召集人,也是總統府資政林信義先生為台灣領袖代表,在會議中積極提出台灣的倡議與主張。
本人始終堅信,經濟繁榮是人類文明得以共享的進步成果,不應受到政治力的干預。這也是台灣政府對於參與PECC始終不遺餘力的原因。本屆大會主題「亞太與東亞區域整合」正符合本人推動以「民主、經濟與繁榮」作為建構「太平洋經濟共同體」三大支柱的理念。希望藉由這次會議,能讓台灣社會大眾更瞭解PECC的重要性,也更凸顯「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的價值所在。
最後,再次感謝並歡迎南韓金基桓主席與菲律賓羅慕洛主席撥冗來台,希望藉由這次機會,能加深台灣與南韓、菲律賓間的友誼,更希望這份友誼能夠擴展至全PECC的會員體,讓我們共同迎接下一個二十五年。
再次謝謝各位,並祝本屆大會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