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11月19日
總統參加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動土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前往嘉義縣太保市參加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動土典禮,他於致詞時提到,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動的文化創意產業,相信在故宮南部院區成立後,會得到更大的催生動力。而典藏在故宮南院的亞洲藝術與文物,也必定能啟發我們對「文化創意」更為多元的思考模式。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如下:
阿扁很高興今天在這個喜慶的場合與大家一起見證台灣歷史的大事。嘉義縣太保市這塊土地,最早是嘉南平原的原野。後來在日據時代,開墾為蔗田,生產蔗糖。長久以來,這塊土地供應著台灣人民所需的各種蔗糖產品。直到現在,這塊土地的歷史,即將面臨再一次的轉變。
故宮素有「中華文化寶庫」的美譽,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博物館,也是世界級的文化資產,它的文化珍寶,每年都吸引了200萬來自國內外的遊客駐足參觀。今年10月故宮建院恰好滿80週年,也就在80歲生日的這一年,南部院區開始開工動土,象徵著另一個文化生命繼續在南台灣延續發光。
故宮成立南部院區,是政府積極在推動的「新十大建設」中的一個項目。故宮在民國91年首先提出設立南部分院的構想。當時嘉義、高雄市及台中市都在排名之內,雖然最後故宮南院沒有放在高雄市,也不影響謝院長的當選,而當時台中已經計畫爭取古根漢博物館,所以最後決定選擇嘉義縣太保市。92年1月,行政院核定了國立故宮博物院在嘉義縣太保市成立南部院區,目的是希望能平衡南北的文化資源差距,讓南部的民眾,也能享受故宮的文化資產。
故宮南部院區從去年開始積極規劃,整個園區的規模廣達七十公頃,除了博物館,還有廣大的庭園,人工湖造景等,是要在這塊七十公頃土地上創造一個整體的參訪經驗。
故宮南部分院的設計配合亞洲各地的文化及自然景觀加以設計,希望能夠提供觀光客和本地居民休閒、遊憩的戶外空間。阿扁相信,配合嘉義縣太保新市鎮的發展,故宮南部分院未來將發展成中南部一個重要的新興文化觀光據點。
而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動的文化創意產業,相信在故宮南部院區成立後,會得到更大的催生動力。而典藏在故宮南院的亞洲藝術與文物,也必定能啟發我們對「文化創意」更為多元的思考模式。此外,故宮在整體建築的規劃上也特別考慮到自然生態,不但邀請各方面的專家顧問,從建築、景觀、人工湖水資源以及植栽等方向來規劃這個園區,更配合景觀的設計,務必使這個園區能夠呈現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嘉南平原這塊土地,從這一刻起即將轉型,過去進行農業的生產,即將過渡到文化與創意的生產。過去滋養人民的身體,未來更要照顧到人們的心靈。阿扁期盼我們也是秉持著同樣熱愛這塊土地的心情,與它一同新生與成長。我們也要感謝行政院的支持,他們在這過程中非常辛苦努力,讓我們再一次給他們肯定,最後,並敬祝各位鄉親、與會的貴賓與先進朋友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總統於致詞結束後,與其他動土官一起植樹許願,期盼故宮未來能夠與所植的樹苗一同成長。
隨後,總統趨車前往嘉義市鎮天宮上香參拜,祈求台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