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出席中華戰略學會「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新書發表及論壇」
中華民國104年09月09日

        馬英九總統今(9)日上午出席中華戰略學會「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新書發表及論壇」,期盼透過此類活動讓社會大眾更加瞭解對日抗戰的真相,並說明臺人抗日歷史。
        總統致詞時表示,70年前的今日,即民國34年9月9號上午9點,我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代表中華民國政府以及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委員長,在南京中央陸軍官校舊址大禮堂,接受駐華日軍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大將投降,儀式僅不到20分鐘,卻是以無數軍民犧牲生命及財產損失換來的成果,意義深長,令人永難忘懷。中華戰略學會選擇此一時刻舉辦新書發表會,格外具有意義。
        總統指出,日軍在東京灣遞呈降書後,受降典禮在中國15個戰區分別舉行,「皆由國軍將領代表受降,不是別人,這點非常重要」。
        總統提到,中華戰略學會王文燮理事長投入心力,編修《中國對日抗戰真相》一書,讓社會大眾瞭解抗戰是由誰領導、由誰進行,殊值敬佩。而本次編修新增許多內容,其中「抗日戰爭之臺籍將領」,特別值得一提。
        總統進一步說明,抗戰期間,臺灣雖然是日本的殖民地,但並沒有缺席這場反侵略、反殖民的戰爭。他舉《中國對日抗戰真相》書中所介紹的臺籍將領為例,如李友邦將軍組編「臺灣義勇隊」在閩浙沿海游擊抗日、丘念臺將軍組織廣東「東區服務隊」、李萬居將軍參與「國際問題研究所」;而臺籍將領之中階級最高者係鄒洪上將,曾任第三十五集團軍副總司令;此外,還有「臺籍五虎將」-包括後來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位臺籍立法院長的黃國書,以及陳嵐峰、王民寧、蘇紹文、陳漢平等將軍;另外,劉啟光將軍則曾加入林獻堂、蔣渭水領導的地下抗日組織。這些在新版中增補的史實,說明當時臺灣的先賢先烈在對日抗戰之中從未缺席。
        總統談到,最近部分人認為當時臺灣在日本統治之下,沒有抗戰,但歷史上,臺灣人民的抗日與抗戰,要比大陸人民至少早30年。1895年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給日本,日軍於同年5月底登臺,因而爆發「乙未戰爭」。這場戰爭比起「甲午戰爭」更為激烈,死傷更多,總統舉姜紹祖抗日事蹟為例,渠在新竹參與多場戰役,還曾反攻新竹城,惟人員及裝備均不及日軍,最後遭縛。渠於服毒自盡前作詩「邊戍孤軍自一枝,九迴腸斷事可知;男兒應為國家計,豈敢偷生降敵夷。」,死時年僅19歲。為國犧牲的凌雲壯志,令人由衷感佩。
        談及我國抗日史實,總統說,今(104)年9月3日後,西方主流媒體都提到當時的抗戰是由國民政府領導。近年政府致力於澄清這些歷史,讓更多人瞭解當時的真相。而英國牛津大學教授芮納‧米德(Rana Mitter)在去(103)年出版的《被遺忘的盟友》對於這段歷史也有相當清楚的論述,「中華民國堅持不投降、不妥協,使日軍無法完全投入太平洋戰場,同盟國得以同時在亞、歐這兩個戰場作戰,節節勝利,有相當大部分奠基於中國與日本的纏鬥不休。」,上述歷史學家的評論,以及媒體對於抗戰歷史的報導,均有助於外界更清楚瞭解這段歷史。
        總統表示,我國政府從今年7月開始頒發抗戰勝利紀念章,對象只要曾參與抗戰,不論臺灣、海外或是大陸,均可申請,目前已發出6,000餘枚紀念章,其中對大陸方面發放了400餘枚。他呼籲中共應善待當年曾參與抗戰的國軍老兵,真正做到「面對歷史,就事論事;面對老兵,將心比心」。
        包括總統府資政胡為真、秘書長曾永權、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高華柱、國防部長高廣圻及中華戰略協會理事長王文燮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