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參加「2015年東亞海域和平論壇」與會賓客
中華民國104年08月06日

  馬英九總統今(6)日上午接見參加「2015年東亞海域和平論壇」與會賓客,除歡迎訪賓遠道來華參加論壇,並說明臺灣光復之歷程,至盼藉由這段歷史提醒世人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104)年是我國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70週年,這場戰爭雖然早已結束,但仍深深影響當前的國際局勢。120年前的乙未年,清廷因甲午戰敗,將臺灣割讓予日本,這對當時臺灣的愛國志士與知識分子產生相當大的刺激,也讓渠等持續在臺灣本地發動武裝抗日活動。我國父孫中山先生也在1894年甲午戰後,有感於清廷的衰敗,在夏威夷成立「興中會」以推動革命,此後革命黨人不斷奮鬥,歷經10次失敗,終在第11次起義成功,建立中華民國。在此同時的臺灣亦有許多志士響應並投身革命,但臺灣當時仍屬日本殖民地,直到70年前二次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才完成當時革命先賢先烈的抱負,光復臺灣。
  談及臺灣光復的歷程,總統說,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我國對日宣戰並廢止《馬關條約》;1943年,中、美、英三國領袖公布《開羅宣言》,明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歸還中華民國」。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第8條中也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須實施」,同年9月簽署《日本降書》中,日本更表明接受《波茨坦公告》。而這三項歷史文件亦收入美、日政府出版的條約彙編,其中《日本降書》更收入聯合國出版的《聯合國條約集》,足證此三項文件均具國際法效力。在抗戰勝利後,國共內戰爆發,雙方均未獲邀參加舊金山和會,然而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第26條特別授權未參加和會的參戰國與日本另訂和約。
  總統提及,在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前7個半小時,中華民國與日本在臺北簽訂《中日和約》與《照會第一號》,做為《舊金山和約》的延伸,並在同年8月5日生效,其中《中日和約》第二條規定日本放棄對臺灣及澎湖列島主權;第四條日本承認《馬關條約》因戰爭結果而歸無效;第十條承認臺澎地區人民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照會第一號》更明文確認臺灣、澎湖為中華民國領土,「這些應該都是非常清楚的事實」。
  總統說,這段歷史告訴世人,戰爭的傷害既長久且深遠。近來東海以及南海的緊張局勢不斷升高,我政府對南海一向主張維持各國自由航行與飛越的權益,至盼相關各方能記取教訓,維護和平、避免衝突,並依據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進而確保東亞區域局勢的和平及穩定。
  訪賓一行20餘人,由美國「新美國安全中心」資深研究員柯布蘭(Robert Kaplan)率領、外交部次長柯森耀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高振群也在座。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