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主持105年五四文藝節文化界人士授勳典禮
中華民國105年05月04日

  馬英九總統今(4)日上午在總統府主持105年五四文藝節文化界人士授勳典禮,頒贈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高希均、臺灣師範大學副教授暨資深書法藝術家杜忠誥、新古典舞團藝術總監劉鳳學、資深新聞媒體工作者張作錦、國家重要傳統工藝美術文化資產保存者王清霜、資深繪畫藝術家蕭勤、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大學特聘研究暨世新大學講座教授曾永義及資深水墨藝術家劉國松等八位「二等景星勳章」,以表彰渠等在文化藝術界長期耕耘以及對國家文化建設發展的重大貢獻。
  總統授勳後致詞表示,今日適逢5月4日「文藝節」,97年前的「五四運動」是開啟中國現代化與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能在今日頒授勳章以表彰渠等的成就,深具紀念意義。
  總統一一闡述受勳人功績。總統說,王清霜老師民國11年出生於臺中神岡,是我國的漆工藝大師,一生與臺灣工藝發展關係密切。16歲考入私立臺中工藝專修學校漆工科就讀,19歲赴日本東京美術學校(也就是東京藝術大學前身)學藝,受業於日本漆藝的人間國寶河面冬山,是最早遠赴日本接受完整漆工藝教育及訓練的,獨特的「高蒔繪」與「鎗金」技法在國內無人能及。
  總統指出,王清霜自日本歸國後,有感於臺灣需要工藝技術人才,長期投入臺灣漆工藝教育,以「南投縣工藝研究班」為起點,傳授畢生所學,為今日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打下深厚的發展基礎。他雖已94歲高齡,依然保持對漆工藝發展的熱情,與多位藝生共同討論漆工藝出版計畫,建構臺灣工藝技術的本土論述,不但是臺灣漆工藝的人間國寶,更是工藝發展史的傳承典範。
  關於劉鳳學,總統說,渠在民國14年出生於黑龍江,是我國第一位舞蹈博士。民國38年跟隨學校來臺後,隻身前往花蓮接觸臺灣原住民樂舞。民國46年開始追溯文化源頭,研究中國傳統舞蹈,實驗中國現代舞。先後成立了現代舞研究中心、新古典舞團及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致力於舞蹈教學,曾獲教育部第一屆國家文藝獎舞蹈獎、藝術教育貢獻獎的終身成就獎及美國國際舞蹈研究委員會(The Congress on Research in Dance,CORD)的傑出舞蹈學者獎與傑出舞蹈研究獎。
  總統進一步指出,劉鳳學的研究領域涵蓋臺灣原住民舞蹈人類學、儒家舞蹈與唐讌樂舞蹈文化及古譜的翻譯,研究方向廣博深厚,相關評論及學術著作備受國內外重視,更致力於儒家舞蹈和唐代樂舞的整理、研究及重建工作。近年來,渠從事舞蹈辭典編纂,半世紀以來重要作品超過百部。年逾90,創作力依然旺盛,對後輩舞蹈工作者產生深遠影響。
  談及張作錦,總統指出,渠在民國21年出生於江蘇銅山,是國內資深媒體人,筆名金刀、龔濟。從年輕時代就以新聞傳播為終身職志,堅守記者崗位,為族群融合、社會和諧、民主信念,作時代的見證。渠曾任《聯合報》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美國《世界日報》總編輯、《聯合晚報》社長及《聯合晚報》副董事長,至今仍針砭兩岸關係與世事變動,精闢解析臺灣社會現狀與人心,是受人尊敬的新聞界領袖。渠之生命歷程,充分展現社會菁英對真理公義的追求與期許,也為有為有守的新聞人與評論工作者們樹立了不朽的典範。
  總統指出,劉國松民國21年生於安徽,民國38年隻身來臺,進入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就讀。在東方美學薰陶,及西方藝術思潮與繪畫技法的激盪下,走上繪畫革新的道路,為傳統國畫注入新生命,是現代水墨運動重要的推手,享有「水墨現代化之父」美譽。在世界各地舉辦過上百次的展覽,也獲得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等多項殊榮。
  總統進一步說明,劉國松在60年代發展半抽象山水,融入抽象性的書法元素,使水墨作品兼具傳統與現代的特色,著名創作包括描繪宇宙星體的「太空畫系列」。後期創作利用「水拓法」與「漬墨法」,結合傳統的自然哲學、美學觀念及現代環保意識。從80年代開始,積極在中國大陸各大城市的展覽推動現代水墨畫。更在今年4月20日獲選為2016年美國文理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的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研究機構,當選為該院院士是美國學術界最高的榮譽。過去曾有胡適、李遠哲及丁肇中等各種不同領域的優秀華人學者入選,而劉國松則是第一位獲選的華人藝術家,這不僅是渠一生耕耘藝術的成就,也是臺灣藝壇的驕傲。
  關於蕭勤,總統也表示,渠民國24年生於上海,是民國初年現代音樂的重要啟蒙者蕭友梅之子。在民國45年與畫室成員共創「東方畫會」,是「八大響馬」的成員之一。民國50年發起「龐圖(PUNTO)國際藝術運動」,67年創辦「太陽(SURYA)國際藝術運動」,78年發起「國際無(SHAKTI)藝術運動」,在國際藝壇十分活躍。
  總統進一步表示,蕭勤終生致力藝術創作與研究推廣,不但在美國、義大利等知名大學任教,也在民國85年回臺擔任國立臺南藝術學院的專任教授,將世界級的藝術創作經驗帶回臺灣。渠之作品也廣為世界知名博物館所收藏,包括紐約現代美術館、大都會博物館、費城藝術館,義大利羅馬國立現代美術館、德國司圖加斯特美術館、西班牙巴塞隆納現代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市立美術館等國內外四十餘處藝文單位,不但曾獲第六屆「國家文藝獎」的美術獎肯定,94年更獲義大利總統頒贈「團結之星騎士勳章」。
  關於高希均,總統指出,渠民國25年生於南京,民國38年渡海來臺,後遠赴美國取得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後,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執教長達34年。由於對國內經濟、教育、文化的發展長期關注並投入心血,渠自從民國69年起,陸續參與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以及「天下文化」等文化事業,並創立「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撰寫專欄超過四百篇,提倡開放社會與多元文化的理念。多年來,走遍臺灣各地,推動閱讀運動及提倡通識教育不遺餘力,也長期致力於經濟領域的學術研究,秉持知識份子「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親赴大陸、新加坡、香港及東南亞華僑社會倡導「大中華經濟區」的理念,整合資源、追求共榮,實踐精神令人敬佩。
  總統說,曾永義民國30年生於臺南,在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後,致力於戲曲理論及戲曲史研究,他的戲曲創作更風行兩岸、美國、香港、韓國等地,成為中研院有史以來第一位戲曲院士。是本地學術土壤培養出的優秀學者,期刊論文達一百三十四篇、著作成書者二十八種。他在戲曲領域匯聚學術研究、文化推廣及藝術創作的總體成就,在兩岸及國際公認難出其右,曾獲得教育部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及中山文藝獎等諸多崇高榮譽。
  關於杜忠誥,總統提到,渠民國37年生於臺灣彰化,在臺中師專畢業後,陸續獲得日本筑波大學藝術學碩士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師大國文系,終生致力於書法藝術創作與教學研究。渠書法生涯啟蒙於臺中師專,國畫課指導老師是國畫界頗富盛名的呂佛庭,因為國畫必須落款,於是開始兼學書法,經過呂佛庭熱心指導,得知運筆及用墨要領後,又陸續向王壯為、朱玖瑩、謝安宗及王愷等多位書法名師學習。後有感於傳統書法創作在作品形式上過度雷同,因而開啟了杜老師對書法藝術現代性創作的轉化與嘗試。渠曾三度獲得全省美展第一名,更陸續獲得中山文藝獎及吳三連文藝獎等殊榮。渠在書法藝術上高深的造詣,來自認真自律的嚴謹態度與人生哲學,是值得我們學習與敬佩之處。
  最後,總統再度感謝受勳人在文化領域上的貢獻與付出,並指出,由於渠等的努力,才讓世人得以透過文化與藝術,看見臺灣這塊土地所蘊含的瑰寶,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隨後,高希均代表全體受勳人致詞表示,今日非常榮幸榮獲總統親頒勳章。臺灣不論是在書法、舞蹈、水墨、工藝、戲劇及傳播等方面,都反應中華文化半世紀以來所展現的旺盛生命力,也對大中華地區產生重大影響。
  高董事長指出,這8年來,總統最大的政績就是奠定了兩岸和平基石,也讓國人感受到兩岸和平所帶來的和平紅利,希望總統退休後,繼續致力於世界與區域的和平,讓臺灣持續向前邁進。
  在場觀禮者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文化部長洪孟啟及受勳者親友。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