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比利時聯邦眾議院副議長貝可(Sonja Becq)訪華團
中華民國105年03月25日

  馬英九總統今(25)日上午接見比利時聯邦眾議院副議長貝可(Sonja Becq)訪華團,針對比利時布魯塞爾發生恐怖攻擊事件,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向死傷者及家屬表示哀悼與慰問,並闡述中華民國在臺海、東海及南海扮演「區域和平締造者」的角色。
  總統致詞先對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本(3)月22日發生爆炸案,造成重大傷亡,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嚴厲譴責暴力,並向死傷者及家屬申致哀悼與慰問之意。
  總統指出,近年來,我國與比利時高層互動越來越密切,去(2015)年總計有16名比國參、眾議員訪華,是近十年來最多;而貝可副議長此次率領的訪華團,是他上任以來接見的第7個比利時訪團,團員來自比利時各大政黨,針對我國政經發展、交通建設及社會福利等議題,與我國各政府部門深入交流,相信有助於深化兩國各項合作。
  總統表示,比利時是我國在歐洲的重要夥伴,近年來,我國與比利時關係在各領域都有顯著進步。2010年比利時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由於該國的鼎力支持,我國在2011年1月11日順利獲得歐盟給予免申根簽證待遇,對我國之後陸續獲得其他國家給予免簽證待遇深具正面影響。迄今,我國已有161個國家及地區給予免簽證、落地簽證或簽證的便利待遇,與他2008年上任前的54國相比,增加了107個,成長近三倍,使中華民國護照成為全球最便利的護照之一。
  總統也指出,從2002年起,比利時國會曾經先後五度通過決議案,支持我國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及「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國際組織。其中,在2012年2月,比利時眾議院一致通過友我決議,支持臺歐盟洽簽《經濟合作協議》(ECA),是歐盟會員國中第一個支持ECA的決議案。去年11月,也通過決議案,支持我政府提出的區域和平倡議包括「東海和平倡議」與「南海和平倡議」,肯定兩岸關係和緩,同時再度表達對於臺歐盟洽簽《雙邊投資協定》(BIA)及我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等的支持;這是比利時眾議院繼2012年通過的決議案後,再次以實際行動支持提升臺歐盟雙邊經貿關係,具有極大意義。
  總統指出,中華民國與比利時兩國在過去幾年間簽署了多項協議,範圍涵蓋「青年度假打工」、「避免雙重課稅」、「空運服務」、「科技合作」、「食品安全」及「高等教育」等多元領域。其中,在2013年3月臺比雙方簽署《青年度假打工計畫》,更是該國首度與亞洲國家簽署這類計畫,有助深化臺比青年交流。
  在經貿交流方面,總統也表示,去年比利時是我國在歐盟第7大貿易夥伴,臺比雙邊貿易總額約17億美元;前(2014)年5月,雙方重啟中斷了14年的「臺比經濟合作會議」;去年11月,雙方在臺北再次召開第17屆「臺比經濟合作會議」,顯示兩國經貿關係持續增溫。
  總統也指出,他從2008年上任以來,提出「和平兩岸」與「友善國際」的施政目標,並促成「兩岸」與「國際」這兩組關係的「良性循環」,使得兩岸關係創造的「和平紅利」能帶動國際關係,造成「三贏」的局面。
  在兩岸關係上,總統進一步說明,7年多來,我們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海峽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致力推動臺海和平。目前,兩岸已簽署23項協議,雙方主管兩岸事務的首長已經7度會晤並互稱官銜;兩岸直航每日120班次,陸客來臺人數累計已超過1,800萬人次,來臺陸生人數也從他上任前的823人增加到今(2016)年的近4萬2千人,成長了將近50倍。凡此均說明臺灣海峽已由過去的「戰爭熱點」轉變為「和平大道」。
  總統也說,由於兩岸已累積足夠互信,去年11月7日,他秉持對等與尊嚴的原則,在新加坡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面。針對「鞏固臺海和平、維持兩岸現狀」交換意見,為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打下更為堅固的範例,不僅受到國際高度肯定,也將兩岸關係帶到了八年來的最高峰。
  對於比利時國會友臺小組共同主席勒克斯(Peter Luykx)、范奎肯柏(Vincent Van Quickenborne)、達爾曼尼(Georges Dallemagne)及德斯特賀(Alain Destexhe)等四位議員曾發表共同聲明表示支持「馬習會」的成果,總統也藉此表達感謝之意。
  在國際關係上,總統表示,他上任以來,致力讓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積極扮演「和平締造者」與「人道援助提供者」的角色。他在2012年8月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呼籲各國依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解決東海爭端,我國並在隔(2013)年4月與日本順利簽署《臺日漁業協議》,解決兩國長達40年的漁業糾紛。在去年5月,他更將「東海和平倡議」的理念擴及南海,提出「南海和平倡議」,呼籲各方透過協商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總統也指出,歐洲議會友臺小組也曾在2012年9月發布聲明,對我國持續創造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表示歡迎與肯定;去年12月歐洲議會也通過決議案呼應「南海和平倡議」。比利時外交部長韓德斯(Didier Reynders)曾經在回復「比利時國會友臺小組」共同主席勒克斯的書面質詢時,直接肯定「東海和平倡議」的具體貢獻,並期盼「南海和平倡議」有利穩定區域情勢。
  總統談到,今年的1月28日,他前往南沙太平島慰問駐島人員,並發表「南海和平倡議」路徑圖,呼籲各方「要合作、不要衝突」、「要共享、不要獨佔」、「要務實,不要僵持」,以及「擱置爭議、整體規劃、分區開發」的可行路徑,推動南海和平,將太平島打造成「和平救難島、低碳島與生態島」,也使南海成為「和平與合作之海」。
  總統強調,從臺海到東海、到南海,中華民國將「三海和平」做為兩岸與外交政策的核心,希望成為名符其實的「區域和平締造者」。
  談及比利時核電政策,總統認為,比利時在面臨如何兼顧國內能源需求、核電廠延役成本及核能安全等作法上,值得我國參考與借鏡。比利時在2003年曾通過逐步放棄核電的法案,要求所有核電機組在完成原設計40年運轉壽命後關閉,也就是在去年關閉其中2座機組,並在2025年前關閉比利時境內全部核電廠。不過,由於考量到用電需求,以及替代能源研發尚未跟上電力需求,若按原本進度,在去年至少得關閉3座核反應爐,到2025年要實現全面廢核的話,比利時將面臨電力供需失衡難題。因此,比利時國會在前年12月宣布原先預計在2015年屆齡除役的兩座核電廠將允許延役10年,同時在立法程序上保留政策彈性。
  總統進一步說明,5年前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原來主張要全面廢核的國家包括日本、德國、比利時及瑞士,而目前除了德國仍堅持廢核政策外,其餘國家都在改變中,代表各國都以多元能源的方式,來處理能源政策,而非直接放棄任何一種能源選項,值得我國參考。
  訪賓尚包括比利時聯邦眾議院「歸化委員會」副主席楊森(Werner Janssen)及「財政暨預算委員會」眾議員畢博夫(Benoît Piedboeuf)等,由外交部次長李澄然及比利時台北辦事處處長范睿可(Rik Van Droogenbroeck)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安會副秘書長高振群也在座。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