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於尼加拉瓜與隨團記者茶敘
中華民國104年07月16日

  馬英九總統「久揚專案」於尼加拉瓜時間7月15日(週三)下午5時50分(臺北時間7月16日上午7時50分)與隨團媒體進行茶敘,針對此行成果、我國援外原則,以及東海與南海爭議等議題回應記者提問。
  談及本次出訪成果,馬總統指出,他訪問多明尼加時,除受邀至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說,並與多國政府商議未來如何深化雙邊合作計畫。而在與海地總統馬德立(Michel Joseph Martelly)會晤時,他則建議海地參考我國推動職訓計畫的經驗,以加強人才培育。
  馬總統認為,國際關係好比人際關係,與一國元首建立交情,並誠摯表達樂於協助之意,長遠而言,對雙方關係有很大的幫助。尤其中共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經濟實力亦非我方所能比擬;臺灣相對雖然動作較小,但也有長處,例如我國協助尼加拉瓜小農改善生活,讓人民有真實感受,「不見得大才美,小的也很美」。
  馬總統提及,許多資深外交官告訴他,現在與過去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夠維護外交官的尊嚴,「把脊樑硬起來,做該做的事情」。馬總統強調,政府援外係秉持「目的正當、過程合法及執行有效」等原則,「我們不是不花錢,還是要花錢,但是要花對地方、花對項目。」
  至於美國過境行程,馬總統談到,2010年過境夏威夷時,他即曾與東西中心舉辦座談會;2013年過境紐約時,也與紐約大學的學者座談,所以此行與哈佛大學學者會晤,「不是特別特殊」,比較不同的是,與會人士除了該校學者外,也有來自華府與紐約研究兩岸關係的重量級學者,收獲頗豐。
  有關東海及南海爭議,馬總統表示,曾有德國學者指出,東亞地區受歷史及文化影響,要透過司法途徑解決領土爭議的機會很小。他之所以提出《東海和平倡議》與《南海和平倡議》,就是希望用資源共享的協商方式解決彼此的爭議;《臺日漁業協議》的簽署即解決了釣魚臺列嶼周遭海域的漁業資源糾紛,且兩年下來運作得還不錯,受到美國、歐洲及澳洲的肯定。至於南海爭議,雖較東海爭議更為複雜,但若採同樣原則,或許也可獲得成效。
  馬總統認為,兩岸的和解已促進臺灣海峽的和平,《東海和平倡議》則解決臺日漁業爭議,若進一步延伸至南海,「三海」應該都有機會透過和平的方式解決爭議。
  馬總統強調,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係普世價值,所謂「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若能將此理念轉為現實,相信可對區域和平帶來正面影響。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