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參加「2014東海和平論壇」與會貴賓
中華民國103年08月06日

  馬英九總統今(6)日上午接見參加「2014東海和平論壇」與會貴賓時以政府處理兩岸、臺日及臺菲關係為例,強調中華民國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所做之努力,並說明「東海和平倡議」雖非萬靈丹,然可緩和爭議,創造「雙贏」或「多贏」的局勢。
  總統致詞時首先指出,兩岸關係、臺日關係及臺菲漁業糾紛皆牽涉到主權與主權上的權利。實際上,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所以與臺日及臺菲關係不同,但雙方所涉及的爭端解決,卻不分國際和非國際。
  總統表示,爭端解決的基本目標就是希望達致和平與繁榮。他自6年前上任後,即積極改善兩岸關係,使臺海成為65年來最和平與穩定的狀態。事實上,兩岸之間的和解不僅增加雙方的交流互動,同時促成兩岸更大的繁榮,而當兩岸繁榮創造出來後,也獲得更多人民的支持,減少爭執發生的機會,所以彼此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而當爭端與對立衝突減少,雙方互信開始增加時,此種互信即延伸到國際事務,有助擴大中華民國的國際關係與空間。
  總統舉例說明,臺灣與日本簽訂漁業協議,及與菲律賓協商簽署相關漁業執法合作協定後,爭端就大量減少,例如在《臺日漁業協議》簽署的前一年,臺日兩國發生17件爭議事件,雙方海巡艦艇曾對峙15次;而從該協議簽署後到目前為止,爭議事件降為僅有1件,雙方海巡艦艇不再對峙,「和平就是從這種地方反映出來」。
  在臺菲關係上,總統進一步說明,兩國已召開多次漁業會談,達成「執法不用武力、事前相互通報、扣捕後儘速釋放」等3項共識。過去10年來,此一海域曾發生25件武力執法案件,目前降為1件,有效解決雙方30年來的漁業爭端。
  在繁榮的目標上,總統指出,臺日簽署漁業協議後,臺灣漁民在釣魚臺列嶼海域的漁獲量大為增加。此外,臺日兩國並建立常設委員會,針對經常性的問題持續協商,確實保障雙方漁民權益,目前已獲致具體成果。
  總統表示,「目前許多措施都是暫時的措施,因為都不是永久性的解決」,如同主權問題,很難一次性、快速地解決,因此透過先解決資源問題後,讓整個問題變小,之後再尋求各種方式緩和或解決主權爭議。
  總統說,兩岸在主權問題上有很多歧見,因此政府提出「互不承認主權」及「互不否認治權」之立場,如此一來,就能暫時擱置目前無法解決的主權爭議,尋找雙方可共同努力的領域,以謀求更大的繁榮。
  總統強調,我國擱置的是主權爭議,而不是擱置主權本身,例如《臺日漁業協議》第4條就規定,臺日透過該協議中的「維權條款」(without prejudice),雙方在海洋法下之主張將不受影響。
  最後,總統說,「東海和平倡議」雖非萬靈丹,然至少可緩和爭議,進而爭取更多時間處理更複雜的問題,創造「雙贏」或「多贏」的局勢。
  訪賓一行包括「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Douglas Paal)、歐盟區域委員會前秘書長史塔爾(Gerhard Stahl)、印尼世界事務協會董事會主席威比索諾(Makarim Wibisono)、菲律賓前駐法國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大使薩伊德(Jose A. Zaide)、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東亞政策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李維亞(Evans J. R. Revere)、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片岡貞治(Sadaharu Kataoka)、美國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資深顧問兼亞太安全計畫資深主任克羅寧(Patrick M. Cronin)、越南外交學院外交政策暨策略研究所副所長陳越泰(Tran Viet Thai)、馬來西亞「海洋安全與外交中心」研究員兼主任謝巴斯提安(Martin Sebastian)及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ISEAS)資深研究員庫克(Malcolm Cook)等,由外交部次長高振群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及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張大同也在座。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