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副總統與歷屆「台灣潛力人物」得獎者茶敘
中華民國97年02月15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下午在台北賓館邀請自2005年至2008年歷屆榮獲「台灣潛力人物」的得獎者茶敘。
  副總統在致詞時表示,中央社自從開始舉辦台灣潛力人物選拔之後,她每一屆都受邀前往參加頒獎典禮,了解每位得獎人都是擁有非凡成就、聰明才智的青年菁英,在卸任前能夠邀請得獎人茶敘,和大家分享新世代的想法,因此,這樣的聚會也算是一種世代對話。
  副總統指出,今天茶敘的地點選在台北賓館別具意義,一方面台北賓館是象徵著日本統治過台灣的歷史,為了要紀念過去的歷史,我們選擇保留這幢建築、並重新整修,寄望大家不要忘記過去。另一方面,台北賓館見證了二次大戰終結台灣主權的更迭,因為在1952年4月28日,當時的日本外相和中華民國外長在這裡簽訂了「日華和平條約」,確認前一年在「舊金山合約」中日本所放棄的台澎金馬主權,將交給中華民國政府。1951年的「舊金山合約」簽訂時,由於中國內戰,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未受邀出席,「舊金山合約」雖約定日本須交出台澎金馬主權,但未明定台澎金馬主權的歸屬,該合約後授權日本自行決定與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條約,而日本最後選擇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條約,交付台澎金馬的主權。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1952年簽訂的「日華和平條約」,主要有兩個意涵,首先是延續了「舊金山合約」的精神,其次它推翻了「開羅宣言」,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貫主張在其推翻中華民國後繼承其所有,根據開羅宣言,台灣是歸還給中華民國,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理所當然接收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主權,然而「日華和平條約」的簽訂推翻了「開羅宣言」,也駁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論。
  副總統強調,每個人的未來都和台灣的未來連在一起,而台灣的未來則和中國的主權問題密切相關,我們不能輕易忘記1952年「日華和平條約」的重要歷史意涵,日後唯有好好地、謹慎地處理這個議題,大家的未來才有可期。
  歷屆「台灣潛力人物」得獎人包括:陳瑞斌、江啟臣、蔡今中、周錫增、林佩蓉、鐘文宏、林依瑩、黃謀信、孫智麗、李國賓、鄭少為、林家瑋、徐祖安、溫麗琪、林俊宏、伊格言、撒可努、李光申,由中央社董事長蘇正平及社長劉志聰陪同,前來與副總統茶敘。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