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參加「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展覽開幕儀式
中華民國92年01月23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前往國立故宮博物院,參加「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展覽開幕儀式,並致詞。儀式前總統也在杜正勝院長的導覽下仔細參觀特展中的各項展品。
  總統致詞內容為:
  阿扁自從知道故宮博物院要舉辦「福爾摩莎: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特展之後,心情和大家一樣,都非常期待。
  阿扁生長於麻豆附近,就讀臺南一中,自小就非常熟悉早期所謂四大社:新港(新市)、目加溜灣(善化)、蕭壠(佳里)、麻豆和臺南府城這一帶的情況。在荷蘭時代,這是平埔族、漢人、荷蘭人、南洋人等多元族群聚居的地方。這些史實,從前我們的課本教得不多,偶而聽地方長輩講述,也很模糊,更少有機會能從歷史文物中來體會。今天阿扁很高興終於可以和這些寶貴的文物面對面,更具體地認識十七世紀臺灣的歷史。
  目前,我們國小國中的課程規劃裡,有「認識臺灣」的課程。其實認識臺灣不是在學校裡上課,通過考試,就完成了。我們每天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應該把「認識臺灣」當成一種終身學習,不但學校和社教體系要作長程規劃,每個家庭要多充實這方面的知識,每個人也要把認識臺灣當成一輩子的事。
  認識台灣,包括認識台灣的過去與現在。了解台灣的歷史,才能對我們現在的處境有判斷的基礎,也才能掌握台灣未來的方向。這次的「福爾摩沙」展,讓我們認識到,台灣的歷史有許多值得探討的領域,只要我們放下意識形態,如實地思考台灣的歷史,將會帶來完全不同的視野。例如近年來,我們從台灣與海洋及周圍地區的關係,重新思考台灣的定位,積極地推動「南向」政策,於去年底舉辦了「南島民族領袖會議」,其實,這樣的走向是有其歷史淵源的。
  從這次展覽就可以看出,從荷蘭時代台灣作為國際貿易轉口站,到鄭成功的海上王國,台灣與東亞、東南亞、南亞各國之間都有密切的商業往來。我們今天也應當打開視野,以更寬廣的格局面向世界。
  台灣雖小,在十七世紀的東亞貿易中卻佔有重要的位置。雖然現在台灣受到全球不景氣衝擊的影響,但是我們不必悲觀,必須在歷史傳承下,也在今天的世界體系中,認清自己的位置,才能掌握時代的潮流,這是歷史的啟示。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前給人的印象,是來自清代宮廷的藝術品收藏,這次首開先例,舉辦有關台灣歷史文化的展覽,可以說進一步顯示了故宮博物院作為博物館,願意走出原有的格局,負起社會教育的功能,與時代的脈動共同呼應。故宮同仁努力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阿扁在此要給予最高度的肯定。故宮已經踏出了第一步,也希望全國的民眾都來參觀這個展覽,體會與思考自己作為一個台灣人,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重大意義。
  最後,阿扁要在此感謝國內外的三十多家博物館與收藏家,提供了最豐富的文物,和台灣的民眾分享,也要感謝中國時報系及贊助企業願意承擔這一分社會責任。阿扁還要為故宮加油打氣,希望故宮的同仁繼續努力,為國人策劃更多精采的展覽。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