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7年01月27日
視察雲林溪掀蓋計劃 總統允諾做雲林的後盾,一起解決問題 建設雲林
總統視察「雲林溪掀蓋計劃」

蔡英文總統今(27)日午間前往雲林視察「雲林溪掀蓋計劃」,強調「一個政策的成敗,不是只靠中央規劃,更要看地方政府的執行力。」中央會做雲林的後盾,一起解決問題、建設雲林,讓這個農業綠能雙首都,成為臺灣的綠色黃金。

總統抵達後先勘查雲林溪,隨後聽取雲林縣政府水利處處長許宏博簡報雲林溪河川治理、水環境改善工程及綠能景觀計畫與願景。

總統致詞時表示,雲林溪是貫穿斗六市區的重要河流,但其實很多斗六的年輕人沒聽過這一條溪流,就算聽過,也不見得看過。因為從25年前開始,雲林溪上面就被加蓋了。她接著指出,臺灣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狀況。明明我們離河流很近,卻對它很陌生。這樣的狀況,應該要改變。

總統提及,透過雲林縣長李進勇的魄力與決心,以及立法委員劉建國、蘇治芬全力協助之下,雲林溪工程已經開始了,且正在施工中。未來,李縣長在地方打拚,中央會全力支持。特別是後續污水截流等河川淨化工作,中央也會透過前瞻基礎計畫的經費,來給予補助,希望未來雲林溪整治工程能盡快完成,還給斗六鄉親一條乾淨、美麗的雲林溪,讓雲林溪不僅是雲林的新景點,也是臺灣的新亮點。

針對雲林地區的農業發展,總統表示,現在雲林農業產值已經連續三年超過七百億元,每年都正成長。不只農業產值在提升,農產品質也在提升。她特別提到,去年我們有第一批香蕉打入中東杜拜的市場。這些香蕉就是來自雲林的「黃金蕉」,真的很不簡單。此外,雲林規劃的綠能建設,已經吸引到四千億元的外商投資,可說是一項深具指標性的綠能計畫,未來雖有許多困難要去面對,但中央會與地方一起努力來引領臺灣的綠能發展。

談及雲林的長照政策,總統指出,雲林也在每一個鄉鎮都設置了長青食堂,長照據點拓展的進度,更是全國數一數二。她強調,「一個政策的成敗,不是只靠中央規劃,更要看地方政府的執行力。」

總統舉例說明,離雲林溪不到三百公尺的地方,有一棟臺灣僅存的921危樓。因為產權等問題,歷經協調了很多年,最近終於在李縣長與縣府團隊的努力下,就快要展開拆除作業。123戶居民,十八年來心中的大石頭,終於可以放下來了。

總統說,由雲林縣前縣長蘇治芬接棒給李縣長,這樣一棒接一棒的改革下來,無論是治水、農業創新、能源轉型、或是長期照顧等國家的重大政策,雲林都用最好的執行力,做出了口碑,做出了特色。

最後總統表示,雲林真的不一樣了。今天我們所見證的雲林溪改造,只是其中一個改變的起點。她請大家放心,中央會做雲林的後盾,一起來解決問題、建設雲林,讓這個農業綠能雙首都,成為臺灣的綠色黃金。

包括雲林縣縣長李進勇、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及內政部營建署代理署長王榮進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3年05月08日
曾文南化聯通管提前完工 總統:持續提升臺灣水資源韌性 打造更穩定、安全的用水環境
蔡英文總統今(8)日下午前往臺南視察「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計畫」時表示,「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計畫」即將邁向試通水目標,隨著「曾文南化聯通管」提前完工,搭配原有的「南化高屏聯通管」,將讓臺南、高雄兩地水資源應用更具彈性;這項工程也是經濟部「珍珠串計畫」的重要一環,串接起臺灣西部的水庫,讓各區域水資源更有效地調度,維持供水穩定。未來政府也會以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策略,持續提升臺灣水資源韌性,打造更穩定、安全的用水環境。 總統致詞時表示,上週二「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計畫」已經接通管線,今天充水後就要邁向試通水的目標。這項工程是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的重大成果,也是經濟部「珍珠串計畫」的重要一環。藉由「珍珠串計畫」,串接起臺灣西部的水庫,讓各區域的水資源能更有效地調度,並維持供水的穩定。 總統指出,隨著「曾文南化聯通管」的提前完工,搭配原有的「南化高屏聯通管」,串接起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和高屏攔河堰,也讓曾文和南化水庫具有「雙向備援」的調度能力。 總統說,現在水庫容量大的曾文水庫,不僅能以每日80萬噸的備援能力,支援庫容較小的南化水庫;在雨季時,南化水庫的溢流也能反送到烏山頭水庫存放,藉此穩定南部灌溉、民生及工業用水,也讓臺南、高雄兩地水資源的應用更具彈性。 總統提到,回顧2021年,因為「桃竹備援管線」的提前完工,讓竹科用水不受百年大旱的影響,被稱為「一條水管救世界」,相信未來「曾文南化聯通管」也將發揮重要的功能。 總統說,剛才經濟部王美花部長致詞時提到,南部除了農業需要灌溉用水以外,也越來越多先進科技產業都考慮至南部設立據點。水的供應無虞是下一個階段國家建設非常重要的元素, 因此,政府自2016年以來,有系統地投入國家預算改善基礎建設,讓產業所需要的基礎建設能到位,持續強化國家的競爭力。國際間做國家競爭力排名的時候,我們也一直往上提升。 總統指出,我們期盼透過完善各項水利設施,為國家整體發展打下穩固的基礎,並且繼續提升臺灣的國際競爭力。除了管線工程,近年來政府也大力推動科技造水,像是永康、安平及仁德再生水廠,未來完工後將可以滿足南科的用水需求。另外,去年所核定的臺南海水淡化廠,後續將為南部地區帶來每日10萬噸的供水,持續為在地產業及民眾,打造更穩定、更安全的用水環境。 總統也感謝經濟部、水利署及台水公司全體工作夥伴的付出,讓一項又一項的重大水利設施,能夠如期如質完成,甚至提前完成。未來,政府也會以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策略,持續提升臺灣的水資源韌性,一起讓水源更多元、調度更靈活。 隨後,總統至觀景台視察通水情形,並聽取水利署長賴建信說明工程概況。 包括經濟部長王美花、臺南市長黃偉哲、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立法委員郭國文、賴惠員、陳亭妃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2年12月18日
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工程開工 總統:政府會更積極強化區域調水能力 讓臺灣水資源供應更具韌性
蔡英文總統今(18)日上午出席「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工程開工典禮」時表示,2021年提前完工的「桃園新竹備援管線」被稱為「一條水管救世界」,成功經驗顯示每項國家建設都需要有遠見和執行力,這也是政府推動前瞻計畫的原因。今天「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開工,將成為桃園到新竹第二條備援管線,未來新竹還有「新竹再生水廠」、「新竹海淡廠」等建設,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讓工程能夠如期如質完工。政府也會更積極強化區域調水能力,解決人民、產業用水問題,讓臺灣水資源供應更具韌性。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水利署賴建信署長簡報;隨後致詞時表示,今天我們一起見證「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開工,這也是經濟部「珍珠串計畫」的重要工程。「珍珠串計畫」目標是要串接臺灣西部水庫,有效調度區域內水資源,達到穩定區域供水。 總統指出,未來「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完工後,將串聯石門水庫以及寶山、寶二水庫,成為桃園到新竹第二條備援管線,讓每日供水量可以達到30萬噸,提升水資源調度以及備援能力,更增加產業投資信心。除此之外,水利署將同時增設連接關西淨水場的備援管線以及自來水送水管線;台水公司也規劃擴建關西淨水場,並且推動新埔配水中心改善工程,讓民眾用水更安全、更穩定。 總統說,她要藉這個場合,感謝水利署及台水公司夥伴,這幾年來努力執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持續完成各項重大水利設施,不僅讓臺灣能夠因應氣候變遷挑戰,也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像是已經完工的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板二計畫」以及板新清水池,讓翡翠水庫得以支援新北用水,對於北部供水穩定都有極大貢獻。 總統提到,我們在2021年提前完工的「桃園新竹備援管線」,更是被稱為「一條水管救世界」。當年因為百年大旱,新竹寶二水庫蓄水率最低不到3%,若不是因為有桃竹備援管線及時連接石門水庫,調度支援新竹地區供水,發揮救援功能,當時新竹水庫幾乎已經空了。 總統指出,桃竹備援管線的成功經驗顯示,每項國家建設都需要有遠見和執行力,這也是我們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原因。今天「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開工,代表為臺灣產業發展打基礎。未來新竹還有「新竹再生水廠」、「新竹海淡廠」等建設,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讓工程能夠如期如質完工。政府也會更積極強化區域調水能力,解決人民、產業用水問題,讓臺灣水資源供應更具韌性。 隨後,總統也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祝禱及開工動土儀式。 包括經濟部長王美花、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國發會副主委游建華、新竹縣長楊文科、立法委員林思銘、鄭正鈐及台水公司董事長李嘉榮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2年11月29日
板新清水池啟用邁向新里程碑 總統盼持續滿足產業基礎建設需求 讓產業更有競爭力 國家越來越好
蔡英文總統今(29)日上午出席台水公司「板新24,000立方公尺清水池新建工程啟用典禮」,肯定工作團隊及參與夥伴們的努力,讓工程提早完成。並表示,2019年政府完成「雙北共飲翡翠水」的最後一哩路,今天板新清水池的啟用更邁向新里程碑,讓北部供水更順暢。期許未來持續滿足產業基礎建設需求,讓產業更有競爭力、國家越來越好。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台灣自來水公司李嘉榮董事長簡報說明工程概況及觀看施工影片。隨後致詞時表示,2010年她競選新北市長時,曾提出「雙北共飲翡翠水」政見,雖然當時沒有當選,但在擔任總統後實現此政見。因此,今天懷著感激的心情,她要特別感謝歷屆行政院長及行政團隊的投入,也感謝台水同仁讓工程提早完成。 總統提到,政府重要的計畫如果沒有在地立法委員穿針引線及督促,就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麼多進度,她也要感謝吳琪銘及蘇巧慧委員,這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希望未來可以延續過去所做的努力,為臺灣做更多事。 總統指出,2019年政府完成「雙北共飲翡翠水」的最後一哩路,今天「板新24,000立方公尺清水池」的啟用,更邁向新的里程碑。稍早陳建仁院長提到,「雙北共飲翡翠水」工程讓北部從基隆到新竹供水順暢,也確保即使遇到百年大旱都能持續供水。 總統進一步指出,在2016年執政初期,即開始規劃臺灣基礎建設,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當年在立法院提出時,盡力向社會和立法院說明臺灣基礎建設在國際評等上相對不足,影響國際競爭力,因此希望透過新的財政挹注,讓我們的基礎建設可以追上國際社會。 總統提到,這幾年來,因為有「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預算加上一般預算的投入,讓臺灣基礎建設進步非常多。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世界競爭力評比中,臺灣基礎設施項目從第19名進步到第12名,整體競爭力則排名第6名,這是團隊集體努力的成果,順利完成國家許多建設,滿足產業的基礎建設需求,讓產業更有競爭力。 總統說,因為大家的共同努力讓工程順利完成,她要將榮耀歸於貢獻此計畫的每一個人,並肯定所有工作團隊及參與夥伴們的努力。行政團隊時常接到立法委員的督促與建議,但這些都是為了讓國家更進步,也是政府與人民間最好的連結。她期盼未來大家持續努力,讓國家越來越好。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動儀式。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秦嘉鴻、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張惇涵、行政院長陳建仁、副院長鄭文燦、秘書長李孟諺、發言人林子倫、經濟部長王美花、水利署署長賴建信、立法委員吳琪銘、蘇巧慧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2年08月05日
參拜接雲寺及慈惠宮 總統:政府投資台灣未來、照顧人民 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盼帶動每個區域都能均衡發展
蔡英文總統今(5)日上午先後前往板橋「接雲寺」及「慈惠宮」參香時表示,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的目標,就是希望讓國家建設能更多、更快、更貼近地方民眾的需求。她強調,國家建設做得更好,就有更好的經濟發展基礎來照顧人民。她也祈願神明保祐臺灣越來越好。 總統抵達「接雲寺」後,首先參香並致贈「海天慈雲」匾額。隨後致詞表示,今天正好是觀音菩薩成道紀念日,她除了來獻上祝福,也要請觀音保佑臺灣平安、國人平安。 總統指出,這幾年,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每年預算都持續增加。她剛上任時,我國整體公共建設預算約為3,000多億,今年2023年,已增加至5,800億,其中有1,000億就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目標就是希望讓國家建設能夠更多、更快、更貼近地方民眾的需求,讓城鄉建設可以做得更好,帶動臺灣每一個區域都能均衡發展。 總統舉例,新北市最缺的就是停車場,在地方立委的爭取下,政府將停車場及停車設備納進前瞻基礎建設。目前,板橋已爭取超過新臺幣12億的經費,蓋了7座停車場。除此之外,新北市的軌道建設也進入加速期,希望透過前瞻經費,讓民眾生活所需要的設施可以快速到位,獲得更好的照顧。 總統指出,2016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的世界競爭力評比,將臺灣基礎建設評為第19名,今年,臺灣已進步到12名。這表示,國家建設做得更好,我們的經濟發展就能有更好的基礎。過去6年,臺灣年均經濟成長率達到3.4%,高於全世界的平均值。 總統說,政府投入很多錢投資基礎建設,但沒有債留子孫。前任及前前任的總統,執政8年所留下來的債務大約增加1兆4千至1兆7千億;在她執政的這幾年,只增加4,000多億而已,其中包括疫情期間的特別預算8,000億,以及疫後照顧大家的4,000億,加起來總計1兆2,000億。即便增加這麼多的預算,我國財政績效在國際評等裡,一直站在前面幾名,今年依據IMD世界競爭力「財政情勢」的排比,臺灣是全世界的第6名。 總統也提到,長照服務她剛當總統時是一年50億,後來加到6百億,明年預算8百多億,做政府就是要懂得投資未來、要懂得照顧人民。 總統強調,現在的政府是個負責任的政府,我們知道要投資,讓經濟成長,經濟成長以後,國家會有更多的錢,照顧大家。過去的7年多,我們每一天都在投資臺灣的未來、照顧人民,也希望觀音菩薩持續保佑臺灣,讓臺灣越來越好。 接著,總統前往「慈惠宮」參拜,並致贈「霖雨厚澤」匾額。隨後在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立法委員羅致政、張宏陸陪同下,與廟方會晤交流,聽取地方意見。 包括接雲寺主任委員江清秀、慈惠宮主任委員賴春穆等亦分別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2年05月18日
視察興達發電廠緊急海淡機組 總統:政府推動前瞻建設及各項穩定供水計畫,以多元供水策略,穩定南部水情
蔡英文總統今(18)日下午視察「高雄興達發電廠設置緊急海淡機組」時表示,因為政府推動了前瞻建設,從伏流水、跨區調度幹管,到各項穩定供水計畫,現在才能以多元供水策略,穩定南部水情。不只是「緊急海淡」作為抗旱利器,未來還會有「常設海淡」成為多元水源之一。她請水利署以最嚴謹的態度,持續確保供水調度工作。抗旱工作還沒完成,我們不能鬆懈,要繼續努力,也呼籲國人共同節約用水。 總統抵達後,先聽取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工程簡報」,並觀賞建置計畫影片。隨後致詞表示,在極端氣候下,臺灣的地理環境在水電供應上,是很大的挑戰。兩年前,我們才剛剛度過百年大旱,而這次南臺灣水情,甚至面臨比百年大旱更嚴峻的挑戰。 總統說,陳其邁市長最清楚,觀測高雄水情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高屏溪的流量,在4月時,高屏溪流量一度降到與百年大旱時差不多低,如果以2015年的經驗,早已經進入分區輪流供水的紅燈狀況。她要特別感謝高雄市政府、水利署、台水公司等單位,中央地方合作,從去年開始提早進行抗旱工作,也因為這樣,南部水情雖然嚴峻,但是並沒有進到分區供水的情形。 總統認為,這段時間,我們在抗旱的過程中,也證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當初沒有前瞻的眼光,很難因應當前的極端氣候。正因為政府推動了前瞻建設,從伏流水、跨區調度幹管,到各項穩定供水計畫,現在才能以多元供水策略,穩定南部水情。 總統提到,她知道經濟部部長、次長以及賴建信署長,每隔幾天就會接到陳其邁市長的電話,問水情、問雨勢,還要「緊緊緊」,催促南部穩定供水計畫的建設進度。所以今天她來興達電廠,不是看電,而是要看水。 總統指出,行政院在今年3月即核定這個海淡廠的啟動計畫,並打破紀錄,40天就開始產水。5月20日,也就是後天,供水量將達到預設的每天1萬5千噸目標。這些水源將進入高雄每天供水系統中使用。 總統表示,不只是「緊急海淡」作為抗旱利器,未來還會有「常設海淡」成為多元水源之一。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已經核定第一波的海淡廠常設計畫,會先在臺南與新竹啟動,除了政府投資建設外,而海淡水產出之後,也會由科技大廠共同分擔較高的營運成本,盡到企業社會責任。 總統進一步說明,政府也會視建設情況,持續規劃包括高雄在內,後續的海淡廠建設計畫。至於細部的規劃與執行,包括如何在用電離峰時間產水,或是在枯水期強化造水,保留更多水源在水庫中,都要請經濟部督導水利署與台電,詳細配合及規劃。 總統表示,根據新的氣象預報,梅雨的情勢還不明朗,她也要請水利署以最嚴謹的態度,持續確保供水調度工作。抗旱工作還沒完成,我們不能鬆懈,要繼續努力,她也要呼籲大家共同節約用水,這是我們作為用水人的基本責任。 隨後,總統在賴署長解說下,現地瞭解海淡機組設置情形,並頒發加菜金,慰勉工作同仁辛勞。 包括高雄市長陳其邁、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立法委員邱志偉、台水公司董事長胡南澤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5日
總統針對臺灣匯率市場變動及新臺幣升值情形發表談話
針對臺灣匯率市場變動及新臺幣升值情形,賴清德總統今(5)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這一波新臺幣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以及近期外資匯入買超臺股所造成。並表示,外匯市場的預期心理雖然影響匯率,但很遺憾看到,許多政治人物的攻防,鎖定在匯率議題進行炒作,造成市場的誤導與非理性的預期心理。事實上,中央銀行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都已經證實,這次臺美雙方關稅談判並未觸及匯率議題。 總統強調,面對臺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執政團隊會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及「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的三大原則下,快慢有序、穩健應對,期盼國人一起用理性的態度,團結的力量,因應國際經貿變局。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所有關心臺灣經濟發展的朋友,大家晚安。從上週到今天,許多人關心臺灣匯率市場的變動,和新臺幣升值的情形,我有五點要向大家報告說明。 首先是,這一波新臺幣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所造成。而形成市場預期心理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去年臺灣整年度的經濟成長率,達4.59%,創下三年來最佳的表現,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概估將達到5.37%。 即便面臨美國川普總統「對等關稅」的新政策衝擊,但從「國際貨幣基金」(IMF)在川普關稅政策後,所修正的各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來看,在亞洲四小龍裡,香港、韓國、新加坡都是下修,只有臺灣是從2.7%上修到2.9%,甚至比日本的0.6%還要好。 臺灣經濟表現良好是全體臺灣人民的努力打拚的扎實基礎,這也顯示,雖然臺灣不同產業間競爭力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臺灣的經濟體質仍然強韌良好,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對臺灣有信心。 第二,新臺幣匯率升值的第二個原因,是近期外資匯入買超臺股。從4月2號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提出後,全球股市都產生劇烈影響,臺灣也不例外。臺股曾經一度跌到1萬8千點以下,但也漸漸從谷底回升,雖然歷經幾次震盪,但仍回到2萬點以上。而外資擴大買超臺股,也升高近期對新臺幣升值的預期心理;不過,這也表示,即便面臨美國關稅政策挑戰,外資仍然對臺灣的產業深具信心。 第三,外匯市場的預期心理雖然影響匯率,但是,這段時間以來,卻有許多不實訊息,企圖影響市場的預期心理。我們非常遺憾看到,許多政治人物的攻防,竟然鎖定匯率議題進行炒作,造成了市場的誤導與非理性的預期心理。 身為總統,我必須再次強調,政黨可以競爭,國家不能犧牲,政黨可以競爭,人民不能犧牲。 第四件要跟大家報告的是,中央銀行,以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都已經證實過,這次臺美雙方關稅談判,並未觸及匯率議題。 沒有涉及匯率議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臺美貿易逆差,主要是長年所累積而成的國際貿易分工結果,就以今年二月的統計來說,臺灣出口美國的產品,有將近7成,集中在由美國買家主導的電子產品,包括了人工智慧、資通訊、半導體跟相關產品。這不僅證明臺美供應鏈之間的分工,也表示臺美之間的供應鏈,可以互利、互補。 另外,雖然因為貿易逆差的原因,臺灣被列入美國的觀察名單,但從未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而也正因為造成臺美貿易逆差的原因,與匯率無關,臺美之間的談判,自然不會提及匯率議題。因此,我也要請有心人士,不要再刻意散佈不實訊息。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當面對臺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執政團隊會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以及「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這三大原則之下,快慢有序、穩健應對。 臺灣的經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打拚,才從家庭工廠,成為世界大廠,不分朝野政黨,無論政治立場,我們都有責任共同守護。 我也要拜託所有好朋友,把我報告的分享出去,把正確的訊息,分享給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我們一起用理性的態度,團結的力量,來因應國際經貿變局。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