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建築風華

建築沿革

總統府前身為日本時代之臺灣總督府,不僅日本時代地位十分重要,更因為建築本體強固的結構,讓它挺過昭和20(1945)年5月臺北大空襲,儘管正面左側嚴重毀損,但未傷及建築主體。在修復後,繼續挺立,做為臺灣政治權力中樞的地位不變。民國35(1946)年為慶祝蔣中正總統60大壽,將總督府大舉整修並更名為介壽館。民國39(1950)年這棟建築物正式成為中華民國總統府。民國95(2006)年,為彰顯憲政上的意義及符合實際功能,正式更名為「總統府」。民國71年文化資產的地位日益重要,相關法規陸續訂定,故當時主管機關內政部於民國87(1998)年7月正式將總統府主體及其附屬空地公告為國定古蹟,範圍包括貴陽街、寶慶路、博愛路及重慶南路所圍塑的街廓。

 

總統府現況(總統府提供)

▲ 總統府現況(總統府提供)

日本時代的臺灣總督府《大正12年臺灣事情》

▲ 日本時代的臺灣總督府《大正12年臺灣事情》

 

本府為正確確認古蹟範圍,以符合古蹟具有實際保存價值及維護之需要,經重新檢討後,於民國100年9月26日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現為文化部)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第2項規定,公告變更國定古蹟「總統府」古蹟範圍,包括:總統府日字型建物、憲兵211營後棟(含通廊)、偏樓一(1樓部分)、偏樓二(1樓原始通廊部分)、力行樓地下防空避難室、路燈、圍牆、瓦斯燈。

總統府為全民之文化資產,不僅見證了臺灣歷史,也是許多重要政策決定的場所。總統府正式指定為國定古蹟後,本著文化傳承的使命,完成基礎性的調查研究,近年來更持續委請專業人士著手多項修繕工程,落實使用者管理維護之責。

日本時代臺灣總督府的建築沿革,依時間可區分為三個時期,分別為(1)臨時總督府、(2)總督府舊廳舍、(3)總督府新廳舍。

臨時總督府

明治28(1895)年6月5日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自基隆登陸後,隨即將臨時總督府設在基隆稅關內。基隆稅關面向西北,配置有數棟洋風建築。建築物為兩層樓高的磚木構造,四面設有迴廊式的陽臺空間,屬於陽臺殖民樣式風格。與當時中國各通商口岸或日本開埠之外國人居留地的建築一樣,為歐美工程師設計委請當地工匠建造。這種建築的特色:一、建築物各方向都留設寬廣的陽臺空間作為熱帶氣候的乘涼及生活空間;二、室內均可直接與陽臺銜接;三、陽臺天花板有極佳的通風設計。然隨著樺山總督進入臺北城,此稅關就不再是臨時總督府。

 

臨時總督府-基隆稅關《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事蹟》

▲ 臨時總督府-基隆稅關《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事蹟》

 

總督府舊廳舍

明治28(1895)年6月14日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進駐臺灣政治核心臺北城後,將城內規模最大的官廳建築群-前清布政使司衙門,作為臨時臺灣總督府及陸軍幕僚辦公室,而總督辦公及住宿地方則位於衙門西側的籌防局內,日軍為壯觀門面及誇耀統治地位,將正前方的西門街街屋拆除,開闢一條道路可直通臨時總督府大門。

明治38(1905)年布政使司衙門大火,造成總督府嚴重損失,且清廷官衙多年失修,建築物主體遭受白蟻侵蝕十分嚴重,加上殖民統治政府為彰顯其統治權力,故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在位時,即有興建永久性廳舍的計畫。直至大正8(1919)年新廳舍落成才遷出。

 

總督府舊廳舍的前身籌防局《臺灣寫真帖》

▲ 總督府舊廳舍的前身籌防局《臺灣寫真帖》

 

總督府新廳舍(今總統府前身)

總督府新廳舍的位置,是在明治33(1900)年,由臺北市區計畫委員長村上義雄所上呈的臺北市市區計畫圖確認。總督府新廳舍的位置,位於當時臺北城內文武廟町,是一個完整街廓,除少數家屋及池塘外,有兩座較具規模的林氏及陳氏宗祠,在多次協議與調查後,最後以徵收拆遷方式解決,陳姓宗祠遷往臺北大稻埕一帶〈今陳德星堂〉,林氏宗祠則被移至當時臺北火車站的後站一帶。該筆土地在新廳舍建造前,曾短暫整地為跑馬場,作為體育俱樂部之用。

 

日本時代臺北城地圖《臺灣治蹟誌》

▲ 日本時代臺北城地圖《臺灣治蹟誌》

 

總督府新廳舍的設計案,是採用公開懸賞競圖的方式,徵求設計方案,其理由為當時任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提議,此一方式不僅可以獎勵學術,亦可藉由全國性競圖活動,獲得最好的總督府設計方案。該設計圖及仕樣書(施工說明書)等募集方式、設計提出時間等資訊是藉由官報及新聞等公開,至於競圖案之裁決是由審查委員會決議,由臺灣總督批准通過。

總督府廳舍的設計是在明治39(1906)、明治40(1907)年採取兩階段的競圖方式。第一階段競圖結果計有七位入選,為使第一階段入選者能夠從事更詳盡設計工作,第二階段設計時間長達一年之久。第二階段審查結果,原看好之鈴木吉兵衛的設計卻因受評審委員質疑其作品與荷蘭海牙國際法庭相似,且設計手法粗劣而被剔除。最後官報公告一等獎從缺,二等獎由長野宇平治獲得。此結果意味獲得二等獎的長野宇平治亦無法全然勝任臺灣總督府新廳舍的設計師職務。

 

長野宇平治設計的平面圖(黃俊銘研究室提供)

▲ 長野宇平治設計的平面圖(黃俊銘研究室提供)

長野宇平治設計的立面圖(黃俊銘研究室提供)

▲ 長野宇平治設計的立面圖(黃俊銘研究室提供)

 

總督府廳舍的設計最後是由總督府營繕課的森山松之助技師完成的。其主要理由除因競圖結果一等獎從缺且無法採用二等獎外,另因需求增加而增建諸多附屬建築物,再者二等獎得主長野宇平治的設計內容,辦公空間數量亦不敷使用。

最後執行方案是由森山松之助以長野宇平治的設計案作為藍圖,重新檢討修正後決定。主要差異在森山將中央塔樓由六層樓拉高至十一層樓,建築物外觀更加華麗壯觀,象徵權力核心的意味更加濃厚。

 

森山松之助設計的平面圖《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 森山松之助設計的平面圖《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森山松之助設計的立面圖《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 森山松之助設計的立面圖《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總督府廳舍自大正元(1912)年6月舉行「地鎮式」動工,大正4(1915)年6月主體建築完成,舉行上棟典禮,大正8(1919)年3月全部完竣,總計工程費約二百八十萬日圓。大正5(1916)年施工期間,仍舉辦始政20年紀念臺灣勸業共進會,將未完工之總督府新廳舍作為第一會場,設置有臨時事務局辦公室。又昭和11(1936)年10月至同年11月舉辦始政40年紀念臺灣博覽會,並在總督府廳舍內開設臨時博覽會事務局,展開相關活動的籌備。

 

始政四十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會議於總督府會議室舉行《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

▲ 始政四十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會議於總督府會議室舉行《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

中央塔樓棟架上的棟札(薛琴研究室提供)

▲ 中央塔樓棟架上的棟札(薛琴研究室提供)

 

總督府新廳舍(今總統府)建築樓高五層,中央塔樓高約六十公尺,為當時全臺最高之建築。除地面樓層供服務設施使用外,二至五層均作為辦公空間使用。總督府廳舍建造使用之材料及運送方式,均經過詳細地考量。以木作屋架及門窗所使用的木材,及室內粉刷層需要的生石灰等均是以臺灣本地生產為主,而影響外觀的紅色面磚及主體構造之水泥等,則是以日本內地或外國進口為主。

 

總督府施工中照片《臺灣日日新報》

▲ 總督府施工中照片《臺灣日日新報》

 

總督府廳舍的設計,採用許多先進的設備系統,如電力、電信、昇降機、垃圾收集系統、鍋爐熱水系統等。昇降機設備除了四個角隅與正大門、西大門旁設有昇降機外,還設有一昇降機由六樓直通中央塔樓之樓頂。總督府廳舍原設計中,有三個壁爐,分別位於當時總督辦公室及其會客室與四樓的貴賓室,現在三個空間分別是晴廳、綠廳及總統府會客室。

 

原總督會客室壁爐構造(薛琴研究室提供)

▲ 原總督會客室壁爐構造(薛琴研究室提供)

中央塔樓昇降機(薛琴研究室提供)

▲ 中央塔樓昇降機(薛琴研究室提供)

 

總督府完工後仍陸續增建附屬建築物,一為廳舍南側的倉庫,一為倉庫東側的汽車庫與電影播放室,此兩棟建築與廳舍本體銜接方式,均是建造一陸橋的手法解決。國民政府以後,南北二側又增建數棟附屬建築物,包括力行樓、交通科、憲兵營營舍、車庫等。

 

日本時代的總督府廳舍配置圖《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 日本時代的總督府廳舍配置圖《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第二次世界大戰,總督府廳舍為躲避轟炸,在建築物外觀上,做了一些偽裝的設施,但最終仍遭受轟炸的破壞。破壞部分包括東側車廳、正面大門中央衛塔、左側升降機間、樓梯間和東南側辦公室,又靠近臺灣銀行的一樓及北側辦公室亦有若干損害,同時還遭到三天的祝融肆虐。

 

臺灣總督府受二次大戰轟炸破壞(總統府檔案)

▲ 臺灣總督府受二次大戰轟炸破壞(總統府檔案)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801051632 & 201801051632.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