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受美聯社駐台分社主任溫逸德專訪問答全文
中華民國96年12月10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在總統府接受美聯社駐台分社主任溫逸德(Mr. Peter David Enav)專訪,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及台美關係等重要議題,進行深入闡述。
  總統專訪問答全文如下:
  問一:總統如何看待您過去八年來對台灣加入國際組織─例如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所做的種種努力,而台灣現在在國際舞台上相較於從前是越來越受到孤立了,總統要如何回應這樣的情形?
  總統:第一,大家不要忘記,就在我的任內,我們在2001年年底終於爭取到在2002年的1月1日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第144個會員國。我們經過多年的努力,一直沒有機會,而就在2001年水到渠成,我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WTO的會員體,只相差非常短暫所謂喝咖啡的時間而已。
  在台灣參與WHO方面,我們也非常欣慰,儘管目前沒辦法叩關成功,但在整個努力爭取的過程中,我們能贏得國際社會更多的關注與聲援,包括歐洲議會及美國國會等許多國家的國會殿堂,多次通過決議支持台灣成為WHA 的觀察員,特別在2004年有關台灣要成為WHA 的觀察員還動用表決,我們非常感謝,美國、日本雖然不是台灣正式的邦交國,仍然投下贊成票。
  在2005年之後,很多的歐美國家對我們也非常鼓勵,不希望看到台灣在全球防疫體系中成為唯一的缺口、漏洞,所以也支持台灣應該要有意義地參與WHO。一樣地,有關台灣入聯的議題,由於今年是首度要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我們非常感謝有那麼多的友邦國家協助、來幫台灣發言,我們雖然不幸被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退回本人代表2,300萬台灣人民希望能夠入聯的申請書,但在友邦國家的支持下,有關台灣入聯的議題仍然在全會中花了4小時又15分鐘討論,在聯合國192個國家中有140個國家發言討論台灣的議題,台灣入聯的議題從來沒有像這次獲得這麼大的重視與討論,而且我們所做的統計,有關今年台灣入聯的議題引起國際媒體的廣泛報導、評論與聲援,其量是去年的4、5倍之多,所以台灣入聯的議題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我認為雖然還沒有成功,但總算已走出很好的一步。
  中國對台灣的外交打壓有所謂的「三光」策略,那就是要挖光台灣所有邦交國,要堵光、擠光台灣在國際舞台的活路及生存空間。我們也瞭解到目前台灣還有24個邦交國,但不是歷史上最少的。在國民黨執政期間,最少的時候邦交國只有19個,所以我們在國際的舞台雖然面對中國的因素、中國的打壓,非常地艱困,不過我們仍然確信路是人走出來的,所以在我們這幾年執政期間,不但積極延續台灣與中美洲及多明尼加元首峰會的舉辦,到今年已經是第6屆。而在本人任內也正式推動有關台灣與太平洋友邦元首的峰會,今年已經是第2次舉行,而台灣與非洲友邦元首的峰會,今年也首度召開。所以,我們不但要積極參加國際組織,我們也希望廣交國際好朋友、新朋友,而且不只是雙邊的關係要加強,多邊的關係我們也一直在強化跟提升當中。
  問二:我想繼續詢問有關台灣申請入聯的議題。總統已經在這個議題上投注非常多的政治資源,其實大家都知道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有否決權,所以台灣幾乎可以說不太有什麼機會可以成為正式會員國,而且在推動台灣入聯的時候卻也讓台美關係受到影響,而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夥伴跟盟友。在此情況下,總統要如何合理化您花了這麼多政治資源,而且也影響到台美關係,還是要進行入聯的活動?
  總統:2,300萬台灣人民渴望、期待、希望能夠進入聯合國,能夠同享加入聯合國、成為正式會員國的政治人權、集體人權。在台灣社會,有些議題非常地分歧,但是在台灣入聯的議題方面,卻不分朝野、黨派,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超過七、八成都支持台灣入聯。就以現在已經存在且成案、由兩大政黨所推動的,不論是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入聯公投提案,或是以中華民國名義重返聯合國的返聯公投提案,都已經獲得法定人數的連署,因此有關聯合國的議題能不分朝野、黨派、藍綠而獲得認同與支持,這在台灣是非常少見的,這也是2,300萬台灣人民絕大多數的聲音,我們盼望這聲音可以被世人所聽到。
  有關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有其三大內涵,第一,公民投票是普世價值及基本人權,不應有任何折扣、或不同的標準。2,300萬的台灣人民也應該同享這普世價值與基本人權。因此對台灣人民而言,不應被剝奪或限制公投的權利。所以我們希望透過公投的民主程序,向全世界來發聲,我們的權利應該要受到重視與鼓勵才對。
  其次,2,300萬台灣人民認為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家主權屬於2,300萬的台灣人民,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也認為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個各自獨立、且互不隸屬的國家,2,300萬的台灣人民絕對有權加入聯合國。
  第三,採用台灣的名義主要是要和中國加以區隔,因為在國際上,經常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認為,以台灣的名義有別於用中華民國,最主要是因為採用中華民國就是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爭在聯合國的代表權,而這在1971年的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中已經做了決定,所以以台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並不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爭「一個中國」的代表權,而是要爭2,300萬台灣人民在聯合國應該要有適當的代表。
  我們要以台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無涉國號的改變,也不違背「四不一沒有」的保證,最主要的是聯合國192個國家中有四成左右的會員國,它們在聯合國的名義並不是其真正的國號全名。同樣地,台灣也用Chinese Taipei的名義加入APEC,用「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義加入WTO,如果不是用國號來參與國際組織,我們用那麼多的名稱,難道我們有改變國號嗎?所以,我們認為有人把它曲解、誤導,認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是所謂的改變現狀、變更國號,我們認為這種詮釋是扭曲、誤導,我們對此無法苟同。
  用台灣的名義,那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名字,也是我們認為最動聽、最親切、最跟土地結合、跟人民在一起、最好聽的名字,是我們台灣2,300萬人民共同母親的名字,所以,我們希望用台灣的名義。至於入聯是不是能夠成功?過去我們努力了15年,沒辦法如願,最主要是因為我們用錯方法、走錯路,我們用中華民國的名義要重返聯合國,要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去爭所謂中國代表權的問題,當然也因為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的處理,讓我們不可能有這樣的一個機會,所以我們必須爭2,300萬台灣人民在聯合國新的位子,而不是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去搶中國那張舊的位子。中國努力爭取21年才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而我們只爭取奮鬥了15年,而且過去的路,我們走錯了,現在我們改弦更張,要走正確的路,以台灣的名義、以新的會員國身份,來申請加入UN。相信我們不必再浪費過去15年的時間,我們不敢說一蹴可幾,但至少走出正確的一步,我們就有機會再走第二步、第三步,最後一定會成功。只要努力,只要不放棄,就會成功,而且不必再等1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要申請加入聯合國的過程當中,中華民國也是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也擁有否決權,但縱使中華民國擁有否決權,也沒辦法阻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台灣入聯是否能夠成功?重點關鍵不在國際社會,不在外部,重點在我們內部,大家是不是能夠團結?是不是同心?我們一致的希望,以台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成為全民的共識與目標,這一點比外部的因素還要來得重要。只要我們內部的聲音夠大,我們內部的力量夠大,我們就會成功。
  問三:謝謝總統完整地闡述有關台灣入聯的議題,現在我想請教有關台、美的關係,過去以來美國方面,包括副國務卿尼格羅龐提先生、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先生、AIT楊處長、AIT理事主席薄瑞光先生都提出呼籲,希望陳總統能夠取消以台灣名義入聯的公投,不曉得總統如何回應?有何看法?
  總統:這次的入聯公投,不是由總統發動,這跟2004年3月20日首度舉行的全國性公投、防衛性公投、或者說是和平公投,有兩個題目:強化國防及對等談判,那是總統依照公民投票法第17條直接來啟動,這是由上而下,沒有經過人民的參與、人民的連署。如果說,有關入聯公投也是由總統來啟動,總統當然可以重新思考、甚至可以改變、或是撤回提案,但是這次2008年的入聯公投,是由下而上,由外而內,由台灣超過8萬以上的民眾提案,緊接著的連署又有272萬6,499位的民眾來支持,所以這是依照公投法的提案連署並可能的成案,與總統無關,也並非政府可以否決,也不可能推翻。我們是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中選會也必須依法行政,任何人都不能去改變它,也不能推翻它,所以,事到如今,絕對不可能撤回,做為總統的也沒有這樣一個權力,這是非常清楚的事情。
  入聯公投不是台灣獨立的公投,也不是「法理台獨」的其中一步,這是2,300萬台灣人民有強烈的意願、渴望及期待,希望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不再是國際的孤兒、棄兒,所以,這是言論自由的層次、這是政治人權的層次,無涉統獨、當然也無關現狀的改變。美國是台灣最忠實的友邦,台灣也是美國長期以來最好的朋友,所以,我們非常重視美方的意見、美國政府的嚴重關切,但是,我們認為有些地方是過度擔心,有些說詞及詮釋是與事實有些出入,所以,做為友邦、做為朋友的,我們希望坦誠來溝通,對於哪些問題有疑慮、有不安,我們都非常願意坦誠地說明及報告。所以,剛才與薄瑞光理事主席的晤面,我們針對很多議題及疑問作說明,我相信美國朋友應該相信我們的入聯公投是2,300萬台灣人民要表達成為國際社會一員、特別是最大國際組織─聯合國一份子的渴望及聲音而已。
  問四:總統想必一定聽說過,有些在北京的人士認為,總統在卸任之前會正式宣布台灣的法理獨立,這樣做會迫使中國在他們舉辦明年奧運之前必須去回應、甚至用武力方式回應,總統今天願意向北京當局及華府說,在您卸任之前絕對不會正式去宣布台灣法理獨立嗎?
  總統:薄瑞光理事主席代表美國政府來到台北,所以他是官方代表,我特別跟他鄭重重申、強調,並鄭重地宣示,我們不但不會戒嚴,我們不可能再走回頭路,也不可能再像過去的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政權作了錯誤的政策決定,戒嚴台灣38年。而且,我也一定會依照憲法以及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當然包括有關公職人員的選罷法,如期舉行立委選舉與總統大選。我們不會藉口任何原因來宣布戒嚴,更不可能有任何想要延期、延緩選舉的打算,我們絕對沒有這樣的企圖、也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我們一定會如期舉行兩大選舉,這是台灣民主的實踐與落實,這也是2,300台灣人民的基本權利,作為政府的、作為總統的,都不應該去影響,也不應該去剝奪。至於有人說我會利用選舉期間,作出一些包括宣布台灣獨立的所謂意外之舉,那是完全沒有的事情,那是來自中國的恐嚇,來自中國對美國施壓的藉口而已,沒有的事情就是沒有,我們非常遺憾、也非常痛心,中國竟然用這樣齷齪的舉措來威脅美國、來恐嚇美國、來要美國介入台灣的選舉以及來阻擋入聯公投,甚至要影響台灣的選舉結果,我們期期以為不可,也必須鄭重的給予駁斥,讓全世界知道,中國統戰的伎倆、威嚇的手段,絕對不可能得逞。我已經向薄瑞光理事主席保證,明年3月22日到520我卸任之前,我們絕對不會做出任何有違「四不」信諾保證的言行舉止。
  問五:我想延續剛剛總統作的聲明,我記得在2006年2月28日台灣進行終統、廢統的時候,美國方面毫不模糊地譴責台灣終統、廢統的行為,總統剛剛提到北京方面試圖利用或威嚇美國阻擋台灣的入聯公投,您認為北京政府的作為是成功的嗎?
  總統:我看整個事件的發展,其結果大家都已經看得非常清楚,有幾次的教訓讓中國學乖了,他們認為施壓、恐嚇台灣最近的距離、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從北京到台北,而是從北京到華府,再到台北。
  我們也都知道,大家都肯定台灣的民主、讚揚台灣的民主,有關台灣的未來以及兩岸的關係,就應該交給台灣2,300萬人民來作選擇與決定,不應該有任何的前提、條件或者結論。國統綱領明列所謂的「一個中國」主張以及接受兩岸終極統一的結論,這些並不是由國會通過,而是由中國國民黨他們內部作了黨的決定,然後再成立所謂的國統會、制定國統綱領,主張「一個中國」及「兩岸終極統一」,再強加在2,300萬台灣人民的身上,要台灣人民也要接受「一個中國」的主張、要接受「兩岸終極統一」的結論。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認為縱使人民享有公投的權利,公投也只是假的、也只是形式的,因為前提與結論已經由中國國民黨基於一黨一己之私,都幫台灣人民作了決定,所以這是違背主權在民的精神,我們必須將它終止、要把它廢除,所以我們後來就真的把它終止、廢止,那現在也是好端端的,大家也覺得台灣政府這樣做也沒有什麼不對,也沒有什麼不好,民主本來就是要這樣。
  去年我們在推動終統、廢統的過程當中,中國仍然向全世界恫嚇,說這樣會引起兩岸的緊張。但是我們要請問,在政黨輪替之前,中國國民黨執政的期間,成立國統會、制定國統綱領、主張「一個中國」、接受兩岸終極統一,結果,1996年仍然發生不幸的台海飛彈危機,我們要選總統,中國的飛彈打到台灣家門口,最近的距離只有55公里,並沒有因為你有國統會、你有國統綱領、你接受「一個中國」、接受兩岸終極統一,而有所不同;一樣地,中國對台灣的外交打壓,縱使你有國統會、國統綱領,你還是逃避不了中國要挖光台灣的邦交國,所以剛才我說,最少時邦交國只剩下19個,並沒有因為你主張「一個中國」、兩岸終極統一而有所不同。
  問六:提到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壓力,首先想請教總統,是否認為台灣的軍方有足夠的能耐自保,一直到美國派軍來協防台灣,台灣是否有足夠的防禦能力去為自己爭取到這些時間?第二個問題是,目前台美的關係歷經了一些困難,總統是否有信心,如果台海起了爭端,中國派兵來進犯台灣,美國真的會派兵來協防台灣?
  總統:依照台灣關係法、依照美國政府再三地宣示,如果台海戰事的發生不是因為台灣方面所引起的,美國政府會依照國內法「台灣關係法」來善盡協防台灣的義務。但是雖然美國有協防台灣的義務,我們也不會把防衛台灣的責任全部推給美國,我們認為靠別人打仗一定會失敗,所以必須要強化台灣的國防,要提升我們自我防衛能力,我們希望在防空、反潛、水上、水下的作戰能力有所加強。沒錯,目前台海兩岸軍事的力量是向中國傾斜,不管是美國或日本的國防報告書,或者有關中國軍力的報告書,都是這樣的一個敘述,所以也讓我們更加擔心,如果過度向中國傾斜的結果,台灣的安全確實令人憂心。所以在過去的幾年,我們希望能夠通過三大軍購案,包括向美國購買潛艦、P-3C長程定翼反潛機、及愛國者三型飛彈,這些都是在2000年本人就任總統前,當時國民黨政府就已經向美方所提出來的需求,我們非常感謝布希總統2001年上任時一次批准,我們也作了爭取立法院給我們支持的各種努力,但是非常可惜的,一拖幾年過去了,一直到前不久才通過三大軍購案的部分預算,不過總是走出第一步,我們還是感到欣慰,接下來我們還要繼續爭取立法院的支持,不過我們也依照國防報告書,希望能夠把台灣的國防預算提高到佔GDP的3%,我們在去年已達GDP的2.85%,我們全部依照這樣的比重來籌編我們的國防預算,也因為這樣讓我們在2007年的國防預算急遽增加,而對於很多國家建設、甚至社會福利等,難免會有部分的排擠,但是我們基於國家安全、基於國防強化與防衛能力的提升,我們仍然作了很多的努力,儘管後來有部分預算被立法院刪除或者凍結,我們在2008年新的年度預算仍然編足GDP的3%國防預算,這也代表了我們的意志跟決心,我們不會把所有防衛台灣的責任推給別人、甚至推給美國。中國不放棄對台動武的企圖與準備,但是面對中國軍事的現代化與軍備的擴充,已經超出他們自我防衛之所需,但是台灣不能也不會跟中國進行所謂的軍備競賽,所以我們的國防戰略是採取守勢的國防,在整個守勢國防的戰略思維當中,必須做到有效嚇阻,要能夠有效嚇阻也必須要具備有效反制的能力,沒辦法跟他們飛彈來飛彈去、潛艦來潛艦去,來跟他們比數目的多寡,但是如果能夠讓中國充分瞭解到,他們要打台灣必須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也會讓他們必須要再三考慮值得不值得這樣做,何況美國對台又有協防的義務,所以如果說台灣的國防武力,也就是這種守勢的國防還不足以等到美國派兵協防的話,我相信,基於台美兩國在整個西太平洋及台海地區的共同利益,美方一定會協助台灣來強化武器的提升、軍備的精進。另外我必須要提的就是,有關國家的安全、國防的安全絕對不是只有武器一項而已,我相信民主有時候是最強而有力的防衛性武器,所以全民國防、強化台灣的民主法治,讓大家更團結、更有力量,可能也是整個國家安全非常重要的基礎。
  問七:貴黨的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先生曾經清楚地表達他要改善兩岸關係的意願,其中重要的一項是兩岸經貿往來,他希望能取消百分之40的投資上限,這樣的立場並不只是代表他個人的立場而已。如果在陳總統卸任後,謝長廷先生當選來執行這樣的新政策,走向兩岸經貿關係的新方向,您會有所阻擋或干預嗎?
  總統:有一點必須要鄭重澄清,謝總統候選人沒有說過要取消百分之40投資上限的規定,因為他認為百分之40投資上限的規定仍然必須堅守,他只是認為有些個案可以針對不同的情形來作審查,而不是要取消百分之40投資上限的規定。其實在謝總統候選人擔任院長期間,他就是這樣做,當時我們也有百分之40投資上限的限制,但是對於極少數的個案,也是作了個別的考量,亦即有個別的審查,給予特別通融。
  問八:對我而言,過去一年半以來,總統真的獲致非凡的成就,曾經一度面臨總統的任期是否能夠繼續、是否會被迫提早結束這樣緊急的情況,後來總統能夠逆轉情勢,現在成功地把台灣的主權及台灣是否獨立的議題放在政治的議題上,在卸任後,總統為台灣所創下的歷史遺產或成就是否會被新任總統、不論是謝先生或馬先生所抵消掉?
  總統:我相信台灣主體意識的主流路線,不會因為我卸任總統會有任何改變,這是一條不歸路,不只是趨勢、潮流,更是2,300萬台灣人民的核心價值。
  在2000年本人就任總統之初,自認為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的只有30%幾,經過7年,自認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的比例已經達到70%左右,足足成長一倍,所以有關台灣主體意識的高漲與抬頭,這是整個時代潮流以及兩岸關係演進過程中必然的結果,所以任誰執政、不管是誰擔任國家未來新的領導人都不可能抗拒、違逆這樣的主流趨勢。
  幾次的政治危機與風暴,不是因為我有三頭六臂,我可以扭轉乾坤,而是我永遠站在台灣社會主流價值這邊、站在台灣社會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台灣社會多數的這一邊,才讓我有機會化險為夷。
  問九:當我看到這幅草書(指會客室上方的字)的時候,我想為什麼執政黨要在文化上去中國化,中國文化不就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嗎?台灣的文化跟中國的文化是一樣的、是差不多的,為什麼在教育中要去除中國文化對台灣的影響,去否定中國文化扮演某種重要角色?
  總統:我們沒有去中國化,是強調台灣化,中國是大陸文化,而台灣是海洋文化,海納百川才能夠成其大,台灣是海洋國家,我們是海洋民族,我們是一個移民社會,所以中國文化傳到台灣變成台灣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台灣文化的全部。
  新加坡也是一個主權國家,新加坡有新加坡的文化,但是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很大、很深、很遠,但是也不能夠說,新加坡文化就是中國文化,一樣的道理,美國也是一個民族大熔爐,來自世界各國不同文化都在美國社會成為一個多元而豐富的文化,不能因為早期受到盎格魯薩克遜民族文化的影響,就說美國文化就是英國文化、為什麼要去英國文化,我相信英國文化是變成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我們不能因為中國強大,所以要用中國的強勢文化要消減所有的各國文化,其中包括台灣文化,台灣有台灣的主體性,台灣的經濟有她的主體性,一樣的,台灣的文化也有她的主體性,如果台灣喪失台灣文化主體性,而把台灣文化變成中國文化的附庸、中國文化的邊陲,台灣文化失掉主體性,台灣也就不再具有主體性的主權國家,我們就變成沒有文化的亡國之民。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