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3年07月18日
副總統鼓勵國人及國際友人以實際行動支持花蓮農產品 一起體驗多元文化與風貌
副總統出席「支持花蓮 農業部攜手台北101 從心出花」記者會

蕭美琴副總統今(18)日上午出席「支持花蓮 農業部攜手台北101 從心出花」記者會,鼓勵國人及國際友人到花蓮旅遊,並以實際行動支持花蓮的好物及農產品,一起支持花蓮震後的重建及復甦。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台北101以及農業部合作推出「從心出花」活動。花蓮在0403地震後,很多產業都受到非常大的衝擊,不只是第一時間部分住宅及大樓受到嚴重影響,後續也因為各種原因,讓花蓮的旅遊及消費遭遇了一些困境。

副總統表示,暑假到了,她一方面希望可以邀請臺灣各地以及國際的好朋友多到花蓮旅遊,一起支持花蓮震後的重建及復甦。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鼓勵大家多選購花蓮的好物及農產品。她感謝台北101張學舜董事長的行動力,促成這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並透過與農業部的合作,結合許多農民朋友,一起展示花蓮的美麗及美味。

副總統指出,花蓮的農產品非常多元,她鼓勵國人即使沒有時間親自到花蓮,也能透過團購、網路訂購的方式給予長期的關懷與支持。花蓮的好山好水,加上這幾年農業部團隊以及許多農民的勤奮付出,生產了很多高品質的產品,符合大家對於食安或美味的要求與期待,希望大家能共同支持這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副總統提到,這是她第一次在101參與花蓮的行銷活動,相信臺灣最高的大樓與最美麗的花東美景相互結合,能呈現臺灣非常多元的面貌。花蓮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受到4月份地震的影響,她自己已經去了好幾趟,除了堅固、舒適的旅宿地點,也有一望無際的花海、森林公園及多元文化,希望大家可以進一步認識花蓮。

最後,副總統再次感謝所有參與今日活動的朋友,希望大家一起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在台北101直接買到花蓮的農產品。「在當下,我們都是花蓮人。同島一命,大家一起加油」。

隨後,副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聽取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介紹本次活動的特色農產品,並參觀市集攤位。

包括台北101董事長張學舜、總經理朱麗文、農業部次長胡忠一,以及多位農糧署同仁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7日
總統表揚十大神農及模範農民得獎人 強調臺灣農業是百工百業的起家厝 盼轉型成永續韌性的產業
賴清德總統今(7)日下午出席「第34屆全國十大神農及模範農民表揚典禮」,感謝並肯定得獎農民推動智慧農業、環境友善、食品安全等,對臺灣農業轉型做出重要貢獻。並指出,政府積極推動「幸福農業、快樂農民」相關政策,完成農民三保一金福利體系;未來要繼續努力,讓臺灣農業轉型成永續韌性的產業,提供農民、農村及農業最大幫助及生活保障,讓農產品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年全國十大神農及模範農民已邁入第34屆,今天很高興、也很榮幸能與所有得獎人及各位的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共同分享榮耀和喜悅,除了要表達最誠摯的祝賀,也要代表國人感謝所有得獎農民對臺灣農業的貢獻。 總統指出,照顧農民、發展農業、壯大臺灣,一直是他從政以來問政與施政的重點,過去如此,未來也不會改變。他的母親是農民,因此他對農民的辛勞與付出,感受特別深刻。尤其農業是臺灣百工百業的「起家厝」,更是維繫臺灣經濟安全的重要根本,無論臺灣半導體、AI等高科技產業如何在世界嶄露頭角,都需要有農民守護我們的「起家厝」,做為臺灣產業發展的重要根基,臺灣經濟才能起飛。 總統說,在座所有農業先進在臺灣經濟發展扮演關鍵角色,本屆獲獎人更是萬中選一的傑出農民。在這屆「全國十大神農」,看見許多推動智慧農業、環境友善、食品安全以及青年從農的成功典範,包括打造竹筍加工新價值的李星辰先生;帶領臺灣黑豬進軍全世界的李榮春先生;青農返鄉的茶香職人—邱俊魁先生;導入智慧科技,管理設施蔬菜的邱冠鈞先生;以分析數據,養出健康無毒雞的陳立言先生;用科技打造智慧漁場的陳泓碩先生;堅持友善土地,讓有機山苦瓜成為明日之星的曾吉生先生;首創太陽能板鋪頂鵝舍,智慧養鵝先驅的蔡英地先生;創新養殖百變小丑魚的薛雍霖先生;從總鋪師到甘藷產銷神農的蘇嘉益先生。 總統指出,今年還有12位模範農民,包括李美玲女士、林家寶先生、洪兆濡先生、范君諺先生、張勝哲先生、梁正賢先生、許德全先生、許豐立先生、黃哲偉先生、蔡旭志先生、鍾建展先生、簡莉穗女士。他要再次感謝所有得獎農民,在推動臺灣農業轉型道路上做出重要貢獻。 總統表示,近年來,面對極端氣候及數位轉型的挑戰,政府積極推動「幸福農業、快樂農民」相關政策。像是完成農民三保一金福利體系,包括精進「農民健康保險」、開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擴大「農業保險」以及建立「農民退休儲金」,讓農民也享有職業安全及生活保障,讓更多青年願意從農,為農村注入活水。 總統強調,未來我們要繼續努力,讓臺灣農業轉型成永續韌性的產業,提供農民、農村及農業最大幫助及生活保障,讓我們的農產品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將臺灣農業成功的模式,推廣到其他國家,讓臺灣農業不只在臺灣成功,更要走出去,行銷全世界。 最後,總統再次恭喜本屆得獎者,感謝所有獲獎農民家人的支持與辛苦付出,並親頒獎項予十大神農及模範農民得獎人。 包括農業部長陳駿季、立法委員謝衣鳯、蔡易餘及中央畜產會董事長蘇治芬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7日
總統出席獸醫師節慶祝大會 感謝獸醫師對於動物防疫、農業發展及食品安全衛生的付出與貢獻
賴清德總統今(6)日上午出席「第53屆獸醫師節慶祝大會」,感謝全國獸醫師們對於動物防疫、農業發展及食品安全衛生的付出與貢獻。並表示,臺灣現在不僅是口蹄疫及非洲豬瘟的非疫國,今年5月也有望成為傳統豬瘟的非疫國,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未來,政府除建立動物醫師助理的認證制度,協助獸醫師的執業,也將研擬獎金制度提高擔任公職獸醫意願,以持續完善動物醫療制度。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再度受邀出席獸醫師節慶祝大會,他要代表國人衷心感謝全國獸醫師好朋友們站在第一線,推動動物防疫、農業發展及食品安全衛生,並祝福大家佳節快樂、工作順利。 總統認為,獸醫師的角色非常重要,在未來的日子也將更加重要。尤其現在全國寵物狗有150萬隻、貓有100萬隻以上,合計250萬隻,已超過14歲以下小朋友人數,獸醫師們要照顧這麼多的寵物,工作相當繁重。因此他今日出席以行動表示,政府一定會全力支持獸醫師。 總統指出,臺灣現在不僅是口蹄疫及非洲豬瘟的非疫國,今年5月也有望成為傳統豬瘟的非疫國,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他認為,一個國家的偉大不在於土地大小、人口多少或武力是否強大,而是在於社會的文明程度;而社會的文明程度取決於對動物的保護。文明國家不僅照顧經濟動物,對於寵物、流浪動物、甚至是野生動物也相當關心。這些都是獸醫師的工作,對國人、社會及國家都非常重要,他要代表國人表達感謝。 總統提到,政府知道獸醫師的辛苦,目前全臺灣獸醫師執業的人數僅5,000多名,希望未來能透過建立動物醫師助理的培訓、能力檢定和認證制度,讓更多動物醫師助理協助獸醫師執業。 總統接著表示,目前公職獸醫師的人數也越來越少,各縣市缺額逾四成,他也請農業部研議公職獸醫師比照臨床醫師增設不開業獎金。讓公職獸醫師與開業獸醫師的收入差距減少,以提高大家擔任公職獸醫師的意願。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獸醫師的貢獻與付出,並祝福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事業成功。 隨後,總統親頒特殊貢獻獎予獲獎者,感謝資深獸醫師多年來為動物保護與防疫貢獻專業。包括農業部長陳駿季、立法委員蘇巧慧、獸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譚大倫、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薛敦元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7日
副總統出席和美鎮農會農業農產文化活動 肯定農會推廣在地農產品的用心
蕭美琴副總統今(15)日晚間前往彰化縣出席「113年度和美鎮農會農業產業文化活動」,肯定和美鎮農會表揚優秀農民及推廣在地農產品的用心,並將舊穀倉改造翻新,作為青農聚集地、農產品推廣及食農教育的地方。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農業是臺灣的重要產業。她被派駐到美國前曾在農村經營十年,這讓她更加認識臺灣、接近土地,對臺灣農業充滿更深的情感與景仰。 副總統提到,在每個鄉鎮市當中,農會對於地方農業的發展扮演著關鍵角色。和美鎮農會在郭德勝理事長帶領下,用心準備這次活動,不只表揚優秀農民,更對在地農產品進行推廣。 副總統指出,和美鎮農會在中央與地方政府等各界支持下,將舊穀倉改造翻新,讓她非常感動。這裡未來可以作為青農聚集地、農產品推廣及食農教育的地方,成為大家認識和美特色的新地標。感謝中央和地方參與完成這項任務的所有夥伴,讓和美可以多一處讓大家認識農業,並與農民建立感情的好地方。她非常榮幸能看到它的完成,和大家一起為臺灣與和美的農業加油。 隨後,副總統親頒獎項表彰優秀農事人員,並參觀農產品展售中心。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柯富揚、農業部政務次長黃昭欽、立法委員陳素月、陳秀寳、黃秀芳、謝衣鳯、和美鎮農會理事長郭德勝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7日
總統肯定國際青年大使及農業青年大使延伸臺灣軟實力 將推動青年圓夢計畫 提升臺灣新時代競爭力
賴清德總統今(11)日上午接見113年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訪團及農業青年大使「新南向」交流計畫訪團,肯定青年大使的努力,把臺灣軟實力延伸到世界各地。並指出,未來政府將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鼓勵各領域青年到世界各國學習交流,培養全球化技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也提升臺灣新時代競爭力。 總統致詞時表示,剛才看到青年大使出訪精華影片,每位青年大使都年輕有活力,文武全才、動靜皆宜,代表國家呈現臺灣美好一面,值得喝采。 總統說,今年是他連續第3年與國際青年大使見面,也是連續第2年與農業青年大使交流,非常高興每年看著一批又一批優秀年輕人,代表臺灣遠赴世界各國,帶回豐碩交流成果。「我以你們為榮、臺灣也以你們為榮」。 總統指出,從2009年「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開辦以來,已經有超過1,800位青年學子出訪。今年政府特別增加10個名額,籌組50人代表團,創下單一團隊規模新高。而「農業青年大使交流計畫」從2017年啟動以來,也已經安排138位農青大使到新南向國家進行深度交流。 總統提到,今年臺灣分別和貝里斯、瓜地馬拉慶祝35週年、90週年邦誼,各位國際青年大使出訪這兩個中美洲友邦,格外具有意義,大家除了獲得兩國政要接見,也透過各項展演持續深化邦誼。各位農業青年大使則是出訪馬來西亞和泰國,增進臺灣跟新南向國家情誼,大家所展現的專業度也獲得兩國產官學界肯定,表現非常傑出。 總統感謝青年大使的努力,不僅僅在各自專業領域表現傑出,更帶著熱忱和行動力,把臺灣軟實力延伸到世界各地,實在不簡單。他也肯定外交部和農業部,透過這兩項交流計畫,讓年輕朋友能夠拓展國際視野。 總統表示,除了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及農業青年大使交流計畫外,未來政府將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鼓勵各領域青年到世界各國交流學習,培養全球化技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也提升臺灣新時代競爭力。今年行政院與教育部正積極規劃這項計畫,相信很快就可以上路,希望能鼓勵年輕人到世界各地開拓視野,圓自己的夢想,讓年輕人更有自信,把臺灣帶到世界各地。 最後,總統期盼青年大使保持對國際與公共事務的熱情,繼續耕耘、發揮影響力,讓臺灣和國際連結更多元也更緊密。接著,總統觀賞國際青年大使「The Beauty of Taiwan」演出,並聽取農業青年大使介紹自行生產耕種之農產品;稍後也頒發證書予青年大使代表。 訪團由外交部長林佳龍及農業部長陳駿季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7日
視察宜蘭縣農作受損情形 總統指示中央地方政府合作 協助農民儘速恢復農作
賴清德總統今(2)日上午前往宜蘭縣視察三星鄉銀柳及員山鄉金柑受損情形。並表示,政府十分關心農民,對於此次遭受風災的農民,請中央及地方政府合作,秉持「從優、從寬、從速」原則,讓農民迅速恢復農作。 總統致詞時表示,這次康芮颱風從花蓮與臺東交界登陸,為宜蘭等地帶來許多雨水。他今天特別來到宜蘭縣,關心農民和農作物受損情形。政府非常關心農民,農業部也為了農民福利不斷追求進步。此次康芮颱風來襲,經過氣象參數計算,宜蘭縣農產業全品項都可申請天然災害現金救助。 總統指出,政府將秉持「從優、從寬、從速」原則協助農民,請宜蘭縣政府和鄉鎮公所同仁在農民提出申請後儘速現勘,並由縣政府儘快報給中央,救助款才能快速核發。未來也將借助更好、更先進的科技,進一步縮短申請時程。 總統接著以現地金柑園為例指出,在颱風侵襲後,農民能領到的救助金約為平日收成的四分之一,非常辛苦。他也指示農業部研議調整每項農產品天然災害救助金的救助金額,以真正幫助農民。 隨後,總統一一聽取現場鄉鎮代表、村里長及當地農民的想法及建議。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農業部長陳駿季、經濟部長郭智輝、宜蘭縣長林姿妙、立法委員陳俊宇等亦陪同是項行程。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1日
總統發表2025新年談話 「以民主厚植國力 迎向世界新局」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在總統府大禮堂以「以民主厚植國力 迎向世界新局」為題發表2025新年談話。總統表示,現在的臺灣在民主、科技、經濟等各領域表現都受到國際肯定。新的一年,臺灣一定要團結一致,繼續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期待不分中央地方、不分黨派共同努力,讓臺灣能夠站穩腳步,大步向前,創造更輝煌的成就。 展望2025年,總統強調,我們要堅定地走在民主的道路上,持續厚植國力、強化臺灣經濟韌性並深化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韌性,持續均衡臺灣,落實世代正義,讓全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果實。我們繼續一起打拚,自信勇敢地迎向世界新局。 總統致詞全文為: 今天是2025年的第一天,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祈願臺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百業興隆、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生活。 回顧2024年,「臺灣尚勇」,充滿挑戰,也充滿榮耀。我們一起經歷了震災和風災,挺住了威權主義持續不斷的挑戰。我們也共享榮耀;臺灣拿下了「世界12強棒球賽」的冠軍,現在,全球各地的臺灣人,都知道這個「Team Taiwan」手勢。 在巴黎奧運,王齊麟和李洋,再次奪得羽球男雙金牌,林郁婷更為臺灣摘下首面拳擊金牌。在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我們代表隊的6位學生,通通得到金牌,而楊双子著作、金翎英譯的《臺灣漫遊錄》,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展現出國際級的臺灣文學實力。 我們臺灣英雄,不分年齡、不分領域,在許多國際賽事,都抱回大獎、締造新紀錄,都用傑出的表現詮釋臺灣,讓世界看見臺灣的精神與文化,也讓全體國人都感到驕傲。 各位國人同胞,我們同甘共苦,榮辱與共,我們一起流淚歡笑,我們都是一家人,都是「Team Taiwan」。 我要感謝每一位國人在崗位上的付出,推動臺灣的進步,創造臺灣的榮耀,也讓臺灣有更大的能量,在世界嶄露頭角。 新的一年,我們要繼續讓臺灣更多的故事成為世界的故事,臺灣的成功成為全球進步的動力。 展望2025年,全球將開啟全新的局面;有超過70個國家,在去年舉行選舉,有全新的民意,當各國的政局展開新局、國際的局勢快速變化,臺灣更要繼續以穩健的步伐,向前邁進。 第一,我們要堅定地走在民主的道路上。 臺灣能夠走過黑暗專制年代,到今天成為亞洲民主燈塔的光榮時刻,是許許多多民主前輩犧牲奉獻和全體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民主對臺灣的價值,不只是自由的生活方式、社會多元蓬勃發展的動力,更是外交上贏得國際信任的品牌。 不論臺灣受到任何的威脅和挑戰,民主,都是臺灣唯一的路,只有繼續走,絕不回頭。 國內政黨競爭,是民主政治的一環,但是國內的政治紛爭,必須在憲政體制內,依循民主的方式,才能持續深化民主。 立法院所通過的爭議性法案,行政院有權提出覆議,提供立法院重新審視的空間,憲政機關也可聲請釋憲,透過憲法法庭判決,明確憲政分際,維護憲政秩序,逐步鞏固憲政體制。 人民也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可以匯聚更大的民主力量,展現主權在民的真諦。 新的一年,變動的國際局勢對全球民主國家而言,充滿嚴峻的挑戰。當前,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仍在進行,中國、俄羅斯、北韓、伊朗等威權政體,更持續合流、威脅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嚴重影響印太及全球的和平穩定。 尤其,臺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臺灣必須要居安思危,繼續提高國防預算,強化國防力量,展現保護國家的決心。 守護臺灣的民主和安全,人人有責,我們要凝聚每一分力量,來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建構能夠因應大型災害、嚇阻威脅侵犯的能力,也要加強反資訊戰、反認知戰的社會溝通,全民拒絕威脅利誘,共同防止境外勢力的惡意滲透。 對內,我們要以民主鞏固民主,對外,我們更要以民主和世界交朋友,確保安全和平。因為臺灣越安全,世界就越安全;臺灣越強韌,世界民主防線就越穩固。 全球民主陣營更應該攜手合作,撐起「民主保護傘」,共尋解決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之道,共同維護臺海穩定和印太安全,達到世界和平的目標。 第二,我們要持續厚植國力,強化臺灣經濟韌性,也深化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韌性。 2024年上半年,臺股的漲幅是世界第一,全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期可達到4.2%,位居亞洲4小龍之首。國內投資暢旺,突破5兆元大關,通膨率也逐步回穩。1到11月外銷訂單達到5,366億美元,比2023年同期增加3.7%;1到11 月出口也比2023年同期增加9.9%,達到4,315億美元。 近來也有調查顯示,2024年,企業平均調薪幅度高於2023年,也有超過9成的企業計畫在今年調薪,將創下8年來新高。在在可見臺灣的景氣持續復甦,經濟穩健成長。 雖然總體經濟表現亮眼,但我們依然要關注地緣政治變化、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紅色供應鏈低價傾銷,對臺灣產業造成的衝擊。 對國家而言,百工百業同等重要,每個產業都強,臺灣國力才會強。中小微型企業是臺灣的經濟命脈,各地工業區的發展,更是創造臺灣榮景的動能,我們也要讓「臺灣製造」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因此,我們不僅僅要發展高科技產業,行政院也已經提出對策來協助傳統產業和中小微型企業,全面導入科技應用,落實數位、淨零雙軸轉型,以及發展通路,來提升經營體質和生產力。 臺灣必須持續提升經濟韌性。近年來,臺灣對美國、日本、歐洲及新南向國家投資大幅提升,已經明顯超越對中國的投資,這顯示,我們分散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已經有成果,未來更要繼續協助產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 與此同時,臺灣也要以民主跟世界一起拚經濟。我們要發揮半導體與AI產業的優勢,鏈結民主國家一起深化民主供應鏈的韌性,也要透過國際合作,不論是在無人機、低軌道衛星、機器人、軍工、安控,或是生技醫藥、綠能科技、新農業、循環經濟等產業,都要掌握前瞻技術,促進多元發展,讓臺灣持續引領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進步,也確保全球民主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 第三,我們要持續均衡臺灣,落實世代正義,讓全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果實。 民主就是人民作主,2,300萬人,不分族群、世代、黨派、城鄉,都是國家的主人。 新的一年,我們會繼續推動福國利民的政策,但是中央需要足夠的財源來進行各項措施,因此,我期待《財劃法》的修法,朝野政黨能夠就各自的版本,冷靜再思考,為國家尋求長治久安之道。 從今天開始,基本工資連續第9年調升,月薪從2萬7,470元,增加到2萬8,590元,時薪從183元增加到190元。我們也希望,透過軍公教人員連續2年調薪以及調高加薪減稅優惠,來帶動企業加薪,讓全國人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果實。 我也知道,大家都希望繳稅少一點、房租少一點。今年,我們繼續推動減稅,舉例來說,單身的民眾,年所得44萬6千元以下可以免繳稅;雙薪夫妻年所得89萬2千元以下,以及雙薪育有2名6歲以下幼兒的四口之家,如果年所得146萬1千元以下,也都不必繳稅。租金補貼戶數也會從50萬戶擴充到75萬戶,讓大家生活負擔少一點。 今年,「文化幣」的發放年齡,從16歲下修到13歲。13到22歲的年輕人,都可以獲得政府補助,進行藝文體驗。而「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即將上路,讓更多臺灣年輕人圓夢,可以到世界各國學習與交流。 我們更要成立「運動部」,讓年輕人在運動場追逐夢想,同時積極發展運動產業,推廣全民運動,讓國人更健康。 今年,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我們要推動「長照3.0」,提供長輩更完善的照顧,也將擴大癌症篩檢的對象和服務,繼續打造「健康台灣」。 另外,今天開始,臺灣正式實施碳費制度來接軌國際,落實2050淨零排放目標。我們也要繼續邁向「均衡台灣」,在上個月,行政院啟動的「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以及提出的「六大區域旗艦計畫」,都是為了要繼續擴大投資公共建設、發展地方的特色產業,來縮小城鄉與貧富差距,讓人人都可以安居樂業。 各位國人同胞,現在的臺灣,在民主、科技、經濟等各領域的表現,都受到國際的肯定。這證明了國家發展的方向正確。 新的一年,臺灣一定要團結一致,繼續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們期待,不分中央地方、不分黨派共同努力,以人民福祉為優先,讓國政順利推動,臺灣能夠站穩腳步,大步向前,創造更輝煌的成就。 新的一年,我們還有更多精采的臺灣故事要告訴全世界,讓海內外的臺灣人,一次又一次為臺灣的榮耀一起歡呼喝采。 「臺灣尚勇」!我們繼續一起打拚,自信勇敢地迎向世界新局,謝謝大家!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