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生物醫藥產業列「五大創新產業」 打造臺灣為亞洲生技樞紐
副總統出席「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ioBusiness Asia Conference)開幕典禮
中華民國105年07月20日

陳建仁副總統今(20)日上午出席「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ioBusiness Asia Conference)開幕典禮,歡迎來自全球的生技專家學者與會,期盼能藉此論壇集思廣益,從中汲取新知、經驗並拓展關係。

副總統全程以英語致詞時表示,臺灣生技月是臺灣首屈一指的生技盛會,也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展覽,他很榮幸來參加2016臺灣生技月的第一場序幕「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

副總統說,近年來,生技發展突飛猛進,一個整體的「生物經濟」已然興起,且商機似乎無限,許多人懷抱更大夢想—希望找到以往健康問題不可能有的解決方案。臺灣在此一領域迅速躍升,並決心成為領導樞紐,讓全球最優秀的人才齊聚,以推動生醫技術進入新的領域。

副總統談及,我政府早在1982年即以生物科技做為關鍵發展技術,但當時在整合資源、政策和資金方面卻沒有足夠的經驗。例如,在80年代,臺灣曾試圖自行生產供應B型肝炎診斷試劑和血清疫苗,並啟動生技產業。後來的研究顯示,此一做法降低了B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死亡率。但隨著默克(Merck)「基因重組疫苗」出線,臺灣生產診斷試劑和疫苗的公司幾乎全倒。

副總統表示,80年代,在藥物開發中期我們還沒擁有好的基礎設施和能力。雖然我們擅長上游的科學發現,但卻沒辦法「開發新藥」,但我們沒有放棄。慢慢地,臺灣生技產業漸漸汲取經驗開始發展。今天,我們的生技產業已趨成熟,有望成為臺灣產業發展的基石。

副總統提及,為提升生技產業,政府先在2007年制定《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以吸引海外臺灣科學家和產業領導者回國,為產業帶來急需的資源。另自2011年起,執行「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推動ㄧ系列開發新生技醫藥產品的計畫,包括新診斷試劑、新疫苗及新藥等,促使臺灣生技產業的蓬勃發展。

副總統指出,2015年生技、製藥及醫療器材等產業合計總營業額達到新臺幣3,000億元,較2014年成長逾3.5%。製藥產業廠商家數約1,900家,僱用超過75,000名員工。2015年的出口值達到新臺幣1,180億元,進口值亦超過新臺幣2,240億元,國內市場需求則高達新臺幣4,050億元。而2015年生技產業民間投資金額達新臺幣480億元,較前一年成長6%。生技公司投入的研發經費超過新臺幣120億元,占這些公司總營業額的6%。

副總統也提及,國際諮詢公司Pugatch Consilium針對全球生技產業所公布的最新評比,臺灣在新興市場中名列第三名,僅次於新加坡、韓國,並打敗印度與中國大陸,成果令人驚豔。而臺灣在智慧財產專利、法規及法律透明度方面表現也特別傑出。但是,如同大家所知,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及挑戰遠比成果還多。生技產業公司雖享有高市值,卻仍偏重於學名藥、原料藥或醫材,很少是新藥,所以臺灣的生技產業還算是在起步階段。

副總統說,臺灣擁有高素質的本土人才,優異的研發設備,以及世界一流的醫療體系。但是我們亟需大幅提升轉譯暨應用研究的能力,集結更多專業與經驗,使潛力藥物從發現的階段,通過臨床試驗,才能順利上市。

副總統表示,生技產業領域的發展不僅有助國人健康,也可望成為厚植臺灣全球競爭力的強大來源。從地理觀點來看,臺灣位處亞太區域中心。在開發針對華人及東亞族群健康問題的生物製藥方面,是再理想不過的。目前新政府已把生物醫藥產業列為「五大創新產業」之一。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蔡英文總統在大選期間,曾提出生醫產業的優先行動,包括:生技產業是一個知識密集的產業,要吸引與訓練人才;需要打造對生技產業更友善的資本市場;更妥適地保障智慧財產;生醫產業相關的法規應與國際標準接軌,趨於一致;主題的選擇要有未來性,且可以發揮臺灣的優勢;必須更有效整合現有的資源等。

副總統強調,政府將沿著高速鐵路在南港、新竹、臺中、臺南及高雄等建立生技醫藥產業聚落,相信未來臺灣必能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生技的主要樞紐,而政府也將盡一切努力實現此項目標。

包括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臺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副理事長馬海怡、維梧創投(ViVo)創始人、細胞醫療大師英葛明 (Edgar G. Engleman) 博士、全球生技媒體BioCentury總裁大衛佛羅斯(David Flores)、國際策略談判專家暨BIO 國際事務資深副總裁喬瑟夫戴蒙(Joseph Damond)及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