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副總統出席「看台灣歷史定位與未來外交策略」座談會
中華民國96年02月09日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出席「看台灣歷史定位與未來外交策略」座談會,期勉國人能以新的思維看待台灣的定位以及台灣與中國的關係,進而導正歷史的謬誤,以保障台灣2300萬人民的未來與幸福。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肯定本次會議的舉辦,相信對促進國人瞭解台灣的歷史與定位,將有正面助益:她指出,台灣的外交處境有三大危機:一、隨著中共零邦交策略,讓台灣邦交國愈來愈少,中華民國主權也面臨弱化;二、全球化與區域整合結果,加上北京政府當局別有居心,台灣經濟發展面臨邊緣化;三、國內的爆料文化,許多未經證實的批判,以及朝野的長期對峙,損及了台灣的國際形象。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全世界192個國家加入聯合國,只有台灣被摒除在外,早期中華民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更是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為何如今台灣成為世界上唯一不是聯合國會員的國家,為何世界上只有24國承認中華民國(台灣)?回顧過去,台灣邦交國最多時有30國,最少則僅22國,目前也只回復到24國,可說是相當大的危機。
  台灣外交處境何以如此艱難?關鍵何在?副總統認為,不只是國際,包括國內,大家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不甚清楚,台灣定位如何詮釋更已困擾國人許久,因為,過去我們所接觸的教科書,以及當權者的論述都是各取所需,不真確、不誠實的論述造成定位不清。然而,21世紀台灣人民的民主素養與國際經驗已漸臻成熟,不容許這一代國人對台灣過去的歷史與台灣國家定位及認同一知半解。基於此一理念,她早在1978年美國政府蘊釀與中華民國斷交之際,利用在美國研讀期間撰寫了「台灣的過去與未來」一書,在當時國內白色恐怖氛圍下,寫這樣一本書需要相當大的勇氣與決心,因此,她在決定回國時,將書翻拍成膠捲,攜回台灣,再沖洗成書。當書問世時,引起所有關心台灣前途人士的關注,一個月內再版,但同時也引起政府當局注意,隨即被列為禁書,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她所寫的書籍全被查搜一空。
  副總統感歎,時隔已久,現在看來,台灣的言論自由開放了,論述空間也加大了,但很多歷史問題卻仍未獲釐清,因此,她決定在副總統任期內,重拾當年決心,把這嚴肅的歷史課題,以新的角度重新整理,在公務繁忙的生活中重拾紙筆,更在大批紅衫軍進行抗議、吵雜的環境中靜下心來,完成「世界的台灣」一書,希望以本書與國人共同深入探討台灣的定位與未來。
  副總統表示,台灣的問題與盲點是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未明,尤其在中共長期指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謬誤下,讓國際看不清事實真相。她以歷史年代為例指出,1684年清朝康熙皇帝將台灣劃入大清帝國版圖;1885年台灣獨立設省;1895年甲午戰爭,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予日本,此後台灣就不再是中國的一部分,換言之,台灣並不是自古即屬於中國,只能說1684年後約211年時間,台灣在中國版圖之中,獨立設省也僅10年,馬關條約後即不再屬於中國。
  副總統進一步就與台灣命運習習相關的許多條約闡述指出,1945年,二次大戰日本戰敗,陳儀代表接收台灣,在1943年至1945年也先後有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日本降伏文書、盟軍第一號命令;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民政府撤退來台,1949年至1952年也發生韓戰爆發以及召開舊金山和平會議,期間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台灣法律地位未定」並簽訂舊金山和約、日華和約等;1970年至1979年間則有越戰爆發、聯合國中國代表權爭議,這個階段通過了聯合國2758號決議、美中簽訂上海公報、建交公報、美國制定「台灣關係法」以及美中簽訂八一七公報等。這些重大國際事件都對台灣命運造成影響,雖然如此,但盱衡上述重要文件中「舊金山和約」及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並未載明台灣主權的歸屬,此外,1952年4月28日「日華和平條約」簽訂,該條約第10條明文記載,「中華民國法人應該為包括依照中華民國在台灣及澎湖所已施行或將來可能施行之法律規章所登記之一切法人」,條約確認日本決定放棄對台灣及澎湖的一切權利,可見中國政府長久以來對外聲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正是是欺瞞世人的漫天大謊。
  副總統告訴現場與會者,日華和平條約簽訂地點正是「台北賓館」,這也是之所以她每每提及台北賓館,都會特別強調該建築物對台灣歷史的重要意義,因為,攸關台灣前途的決議文件,就是在台北賓館簽訂,因此她建議陳總統,在今年的4月28日於台北賓館,針對此一歷史事件作進一步闡釋,將當時簽訂過程讓所有國人同胞「重溫舊夢」,也讓在野黨人士及國人共同理性面對歷史事實。
  對於與會的考試院姚嘉文院長,副總統也稱許他相當瞭解台灣歷史,同時長期為台灣的民主發展努力付出,她期盼座談會的舉辦,能讓國人同胞更加瞭解台灣定位的問題,讓中共30多年來在國際撒下的漫天大謊得以被拆穿,也讓世人看清楚「國王有沒有穿新衣」。這不是要向北京當局挑釁,而是希望他們應該要誠實地面對歷史,理性、誠懇地落實台灣與中國的關係。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