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財團法人二二八紀念基金會」第9、10屆董事
中華民國104年12月11日

        馬英九總統今(11)日上午接見「財團法人二二八紀念基金會」第9、10屆董事,說明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曾造成社會動盪,政府已透過各種方式彌補,未來仍將繼續相關工作,以重建臺灣社會的互信與和諧。
        總統首先感謝訪賓對於二二八基金會相關業務的付出與貢獻,並談到他在法務部長任內亦曾擔任該基金會董事,解決許多複雜棘手的問題,也因此認識許多受難者與家屬,以及他們背後的故事,迄今仍難忘懷。
        總統談到,他擔任臺北市長時,曾規劃為張七郎醫師舉辦特展,然而張醫師的媳婦卻因害怕而不願前來臺北,令他感受到受難者心中的哀痛與陰霾,即使過了68年仍無法釋懷。對於受難者家屬的反應,他「感到很慚愧,但有做總比不做來得好」。總統認為,透過瞭解受難者及他們背後的故事,就能避免同樣的事情日後再次發生,因此政府會盡可能讓相關資訊透明,使國人都能瞭解這段歷史並加以關心。
        總統提到,《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頒布時規定受難者必須在兩年內申辦賠償金,其後政府4度延展期限,大約9年,而前(102)年立法院也通過該條例修正案,再次將賠償金申請時限延展4年,持續到民國106年,期盼藉此將政府彌補的心意傳達給每一位受難者及家屬。
        總統指出,政府將與白色恐怖相關的景美軍法審判處及綠島政治犯監獄轉變為人權文化園區,並保留當年的設備及紀錄,目前參觀民眾總計超過168萬人次,而二二八紀念館也有許多人前往參觀。此外,他於2008年上任後,行政院提撥15億元予二二八基金會供其順利運作,凡此均足見政府推廣人權教育不遺餘力。
        總統憶及,10餘年前他訪問德國時,曾前往柏林參觀有關蓋世太保總部文物的展覽,對德國政府積極面對、透明公開的做法留下深刻印象。事實上,西德政府於1949年成立後,即積極而廣泛地進行「去納粹化」工作,並創造一個長字「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象徵克服過去、徹底檢討並邁向未來。此外,德國目前仍設有「公民教育委員會」,負責提醒公民,以避免違反憲法、違背自由及侵害人權的事情發生。
        總統也說,美國於二戰時曾拘禁日裔美籍人士,戰後這些受害者紛紛向美國政府提出賠償的要求;韓國則曾發生「光州事件」,至今仍設法平復當時的傷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也對侵略、殖民及侵害婦女權益表達歉意。顯見正視歷史並推展人權已成為世界潮流,「和其他國家比起來,我們做的不會比他們差」。
        談及政府在二二八事件的立場,總統指出,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於二十多年前在立法院答詢時即曾表示,對於那時發生的事情,國民政府「難辭其咎」,係政府首次承認錯誤。其後,政府也透過建碑、道歉、恢復名譽、立法、賠償及訂定國定假日等方式,傳達對受難者的彌補之意。
        總統說,國人相當關心二二八事件相關資料的保存及公開情況,他今日上午到國家檔案管理局參觀,得知目前相關資料都已公諸於世。對於部分民眾認為仍有資料尚未公開,總統表示,若國人找到相關資料,政府相當鼓勵將資料公開,至於國民黨內部的資料經過搜尋後,也已盡數公開,希望國人瞭解。
        總統說,政府向來秉持「面對歷史,是非分明;面對家屬,將心比心」的信念,負起承擔與彌補的責任。療傷止痛或許須要相當長的時間,傷口也可能很難平復,但「該做還是要做」,「雖然無法改變歷史,但至少展現政府彌補的誠意」。
        總統也談到,他學成返國後擔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即曾建議平反二二八事件,「因為怨氣累積太多,不利社會安定」。政府經過幾十年來的努力,已逐漸將受難者及家屬的心結解開,未來也將持續努力修補這道傷痕,盼國人給予支持,重建臺灣社會的互信與和諧。
        訪賓一行由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陳士魁率領,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國策顧問江彥霆、陳志明及副秘書長熊光華也在座。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