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出席臺中國家歌劇院落成迎賓典禮
中華民國103年11月23日

  馬英九總統今(23)日下午出席「臺中國家歌劇院落成迎賓典禮」,除見證我國中部地區新藝文地標的完成,並期許該歌劇院能吸引國內外優秀藝文團體來臺展演,達到「文化興國」的目標。
  總統致詞時表示,「臺中國家歌劇院」是由2013年榮獲「普立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的國際建築大師伊東豊雄所設計,政府總計投入新臺幣43.6億元,歷時5年興建,終於完成這座被國內建築業界形容為「全球最難蓋的房子」;特別的是,這棟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國際級歌劇院,已被國際媒體譽為即將誕生的「世界9大新地標」之一。
  總統指出,「臺中國家歌劇院」除設置大型歌劇院,也分別興建了一座中型及小型劇場,總計可提供3千個座位。而根據文化部的規劃,歌劇院將交由在今年4月成立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營運;未來,將可與臺北「國家兩廳院」及興建中的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共同成為我國的3大「文化光點」。
  總統認為,「臺中國家歌劇院」具備新穎前衛的軟硬體設備及建築設計,定能吸引國內外優秀的表演團體與藝文工作者來臺演出,因此期勉該歌劇院的啟用能夠真正達到政府「文化立國、文化興國」的目標。
  談及市政成果,總統說,地方城市要發展,中央政府的協助是不可或缺的。過去6年多來,中央政府挹注臺中市的金額達新臺幣3,500餘億元,每年平均超過500億元,較前任中央政府每年所平均編列補助的271億元增加86%,「中央政府能夠跟地方政府分享資源,本來就是中央、地方分工的原先初衷」。
  在藝文方面,總統表示,民國99年底,大臺中合併升格,該市在胡志強市長細心的領導下已展現出完全不同的風貌,進行許多「小革命」,例如昨(22)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光雕藝術表演,即吸引5萬人次前來觀賞,充分顯示臺中市在藝術領域的魅力。
  至交通建設部分,總統進一步表示,臺中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完工後,去年從清泉崗機場入出境的旅客已達180萬人次,比民國94年時成長了1.6倍。此外,「74號中環快速道路」及「國道3號」等周邊公路建設案的推動,也將可為臺中市各社區建構「1小時生活圈」。更重要的是,胡市長自10年前即開始培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人口,目前臺中市公車平均日運量已達33萬人次,是過去的25倍;尤其是今年BRT藍線正式營運後,9月底時已累計達248萬人次搭乘,每日平均約有6萬人次,未來6條路線完工後,公車平均日運量可望達40萬、甚至50萬人次。
  總統強調,要打造一座世界級的城市,大眾運輸相當必要,但「不是只搶著蓋捷運」,而應先培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人口。設置歌劇院等藝文中心也是同樣的道理,除應興建硬體設備,也應先行培養藝文消費人口。
  總統認為,臺中市已逐日興旺,邁向世界級的都市,令人感佩。對於市政府團隊與所有工程單位共同努力完成「臺中國家歌劇院」,為我國藝文環境注入新能量的卓越貢獻,總統也表達高度肯定與感謝之意。
  隨後,總統與臺中市長胡志強、臺中市議會議長林士昌、文化部長龍應台及行政院副秘書長蕭家淇等人共同為歌劇院剪綵,並進入館區參觀、簽名留念,親自體會「臺中國家歌劇院」美聲涵洞、連續曲牆的建築之美。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