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友邦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訪華團
中華民國104年10月27日

        馬英九總統今(27)日下午接見友邦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訪華團,說明我國積極在國際社會扮演「人道援助的提供者」及「和平締造者」的角色與貢獻,並籲請與會友邦繼續以具體行動支持我國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總統致詞表示,今(2015)年適逢聯合國創建70週年,中華民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在1942年即簽署有關聯合國的宣言,1945年舊金山會議時也曾參與聯合國的創建,我國雖然在1971年失去聯合國代表權,但中華民國的國名仍存在聯合國憲章第23條與第110條。事實上,自他2008年上任以來,我國即務實推動有意義參與聯合國組織與活動,對各邦交國歷年在聯合國大會總辯論等場域為我國執言,總統也表達誠摯謝忱。
        總統指出,自2009年起,我國已連續7年以適當名稱、正式身分、部長層級,以及有尊嚴且平等的方式,常態性獲邀參加睽違38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專業表現備受國際肯定。前(2013)年9月,我國民用航空局局長也應「國際民航組織」(ICAO)理事會主席的邀請,以特邀貴賓身分出席睽違42年的ICAO第38屆大會,這些發展都是「活路外交」政策成果的具體展現。
        總統說,我國雖然還無法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及締約國會議,但仍遵循UNFCCC會議決議及精神,於今年6月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減碳目標是2050年降到2005年的50%以下。
        總統強調,身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我國有意願也有能力參與國際活動並做出貢獻,例如在國際上積極扮演「人道援助提供者」的角色。包括去(2014)年非洲地區爆發伊波拉疫情,我國除捐贈10萬套個人防護裝備,並捐贈100萬美元給美國「疾病管制局基金會」(CDC Foundation),協助防護伊波拉疫情;2010年海地發生災情慘重的大地震,我國在第一時間派遣援救團,並空運救災物資藥品,民間也募集約1千600萬美元的善款用於賑災;4年前,日本發生311大地震時,我國各界捐款總額高達2億美元;前年11月「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我國立刻宣布捐贈20萬美元協助賑災,民間在短短10日內就募到680公噸的賑災物資,並由國防部分別派遣空軍18架次C-130專機及海軍「中和艦」裝載運往菲律賓進行援助;此外,不論是前年薩爾瓦多火山爆發或是去年瓜地馬拉遭逢旱災歉收等,「哪裡有災害,我們就到哪裡去關懷,並且協助」。
        總統指出,中華民國也積極在國際間扮演「和平締造者」的角色。例如兩岸關係已由過去嚴重對立狀態轉為和平與繁榮發展。我國也與日本於2013年簽署《臺日漁業協議》,有效解決雙方長達40年的漁業糾紛,具體落實「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共享」的理念,達到「主權沒退步,漁權大進步」的成果。此外,我國與菲律賓就雙方重疊經濟海域也達成包括不使用武力、執法前相互通報,以及漁民與漁船如遭扣押或逮捕應儘速釋放等三項共識,以減少雙方漁業爭議並促進區域和平。
        針對兩岸關係,總統提到,他上任以來,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支持這種看法的人在臺灣越來越多,已經變成臺灣主流民意、臺灣共識」。
        在兩岸交流方面,總統進一步說明,7年多來,陸客來臺已累計超過1,400萬人次,去年一年就接近400萬人次;來臺陸生也從7年前的800餘人增加到去年約33,000人,成長達40倍;雙方主管兩岸事務的首長6度會面並互稱官銜,兩岸關係已達66年來最為和平穩定的狀態。
        總統強調,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因此各邦交國對中華民國的支持更顯彌足珍貴。事實上,各邦交國與中國大陸有許多經貿往來,「這一點我們從來沒有反對過」,因為我國也與中國大陸有貿易與投資關係,但我國希望各邦交國與中國大陸所發展的關係,不要成為官方關係。
        總統認為,中華民國與各邦交國的關係,一直是從合作與分享的立場出發,在各領域的合作與交流都相當成功,有助各邦交國的發展,深盼各邦交國未來持續協助中華民國在國際領域上有更好的參與機會。
        訪賓一行包括史瓦濟蘭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姆尼西(Zwelethu Mnisi)大使伉儷、吉里巴斯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巴洛(Makurita Baaro)大使、副常任代表巴洛(Baraniko Baaro)、帛琉駐聯合國常任代表歐圖(Caleb Otto)大使及薩爾瓦多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薩摩亞(Rubén Zamora)大使等,由外交部次長史亞平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安會副秘書長高振群也在座。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