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出席「烽火浮生錄: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的另一頁歷史照片展」暨「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蔣渭水先生紀念展」開幕典禮
中華民國104年07月03日

        馬英九總統今(3)日下午前往臺北國父紀念館出席「烽火浮生錄: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的另一頁歷史照片展」暨「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蔣渭水先生紀念展」開幕典禮,除說明中華民國對日抗戰之艱辛與貢獻,並盼我國永遠扮演「和平締造者」與「人道援助提供者」的角色,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
        總統致詞時表示,文化部與中央社共同推出的「烽火浮生錄照片展」暨「蔣渭水先生紀念展」,是今(104)年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系列活動的首場活動,由此開始瞭解這場中華民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時間最長、影響最深的民族禦侮聖戰,別具意義。
        總統指出,當年我國對日抗戰在準備不足、實力落後的劣勢下,苦戰八年,全體軍民在「我死而國生」的理念之下奮起抗戰,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決心,終於贏得最後勝利。其後,日軍分別於民國34年9月9日在中國戰區,以及10月25日在臺灣省向我國國軍投降。
        總統進一步說明,我國在抗戰中付出非常慘痛的代價,總計有2,000萬以上的軍民死亡,財產損失更是不可計數。部分人士認為我國對日抗戰取得勝利,主因在於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事實上,我國在抗戰初期孤軍奮戰,將80萬日軍牽制於中國戰場,是同盟國最終獲勝的重要關鍵。美國知名歷史學家易勞逸(Lloyd E. Eastman)在其著作中即提到,國民政府與一個在組織、訓練、裝備上占絕對優勢的敵軍的戰爭中,堅持整整8年,與僅抵抗6星期就向德軍投降的法國,以及從美國獲得大量物資支援的英國相比,「乃是一個決心和自立的奇蹟」;而英國牛津大學教授芮納‧米德(Rana Mitter)在去(103)年出版的《被遺忘的盟友》序言中描述,「中國的抗戰是在毫無勝算的情況下,堅忍不拔、奮戰到底的英勇故事」,同盟國得以同時在亞、歐這兩個戰場作戰,節節勝利,「有相當大部分奠基於中國與日本的纏鬥不休」。上述英美歷史學家的評論,以及近來出爐的抗戰歷史文獻,均有助於外界更清楚瞭解這段歷史。
        總統強調,國軍官兵在抗戰期間以相對落後的裝備,艱苦投入對日戰爭,爭取到應變時間,將重要的工廠與設備遷移到後方,同時將戰線由南到北,改為由東到西,扭轉整體戰略形勢,雖然犧牲極為慘烈,但也彰顯了中國軍民的意志力與決心。中國的奮勇抗戰,使得80萬日軍無法投入太平洋戰場,或前進中東與德軍會師,對盟軍最終取得戰爭勝利極具貢獻。
        談及蔣渭水的事蹟,總統說,自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至1915年為臺灣民眾「武裝抗日時期」,蔣渭水於1920年成立「臺灣文化協會」後,開啟了非武裝議會鬥爭路線,展現出波瀾壯闊的風貌。在蔣渭水及許多有志之士的領導下,臺灣民眾不僅獲得民主常識,更對進步社會有嶄新的體驗。此外,蔣渭水也推動反對鴉片專賣、不燒金紙,並關注婦女與勞工權益,這些主張時至今日都是相當進步的觀念,令人敬佩。
        總統表示,「侵略的錯誤或可原諒,但歷史的真相不能遺忘」,因此,我們舉辦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活動,「不是為了歌頌戰爭,而是防止戰爭」,「不是為了誇耀我們是戰勝國,而是希望戰爭永遠不要發生」,因為「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期盼中華民國未來永遠扮演「和平締造者」與「人道援助提供者」的角色,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
        隨後,總統致贈國旗予當年冒死將國旗送至四行倉庫的女童軍楊惠敏之子朱復圭,向其激勵人心之義舉致敬。
        包括文化部長洪孟啟、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政則、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中央通訊社董事長陳國祥、國父紀念館館長王福林、「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顏文熙伉儷、「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林光輝及多位抗日志士親屬代表均出席是項典禮。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