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德國國會友臺小組」主席魏爾胥(Klaus-Peter Willsch)訪華團
中華民國104年06月02日

  馬英九總統今(2)日下午接見「德國國會友臺小組」主席魏爾胥(Klaus-Peter Willsch)訪華團,除肯定渠等在推動臺德關係的貢獻,並期盼日後臺德能持續深化彼此合作,讓雙方友誼與交流再創新猷。
  總統致詞時表示,魏爾胥主席自2010年3月擔任「德國國會友臺小組」主席至今,曾在2013年促成67位跨黨派國會議員聯署支持我國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以及2014年再度爭取86位跨黨派國會議員聯署支持我國繼續參與ICAO,並主動致函予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新任德籍秘書長史多克(Jürgen Stock),表達友臺小組支持我國參與國際刑警組織的立場,我國政府已在昨(1)日頒贈「睦誼外交獎章」,以表彰渠長年堅定支持我國的深厚情誼。
  總統提到,德國國會友臺小組對我的友善態度,讓他想起了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期間,德國西門子公司駐華總代表約翰・拉貝(John Rabe)的事蹟,渠在南京建立國際安全區,保護我20餘萬人民免於遭受日軍的傷害與殺害;此外,今(2015)年適逢我國抗戰勝利70週年,政府將邀請約翰・拉貝的孫子湯瑪斯・拉貝(Thomas Rabe)教授,以及二戰期間在奥地利發給猶太人數千張「生命簽證」,讓他們得以來華避難的何鳳山大使的千金何曼禮女士,共同來華參與紀念活動,深具意義。
  談及兩岸關係,總統說,我國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迄今雙方共計簽署21項協議,「讓臺灣海峽從戰場變成和平的廣場」;此外,近7年來,陸客來臺累計已超過1千4百萬人次,去(2014)年更接近4百萬人次,雙方主管兩岸事務的首長也在去年先後進行3次會晤,並互稱官銜,凡此均是兩岸前所未有的進展。
  總統指出,德國於70年代以「一德兩國」(ein Deutschland - zwei Staaten)的概念處理兩德關係,使他在推動兩岸關係上深具啟發;此外,東、西德於1972年簽署之《兩德基礎條約》(Grundlagenvertrag)中有關主權與治權分離的概念,也與他所提出兩岸「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的主張相似,類此想法均可做為我國處理兩岸關係時的參考依據。
  總統也提到,德國在1969年與其他西歐國家在「北海大陸礁層案」的訴訟,最後促成合作探採原油,「對於北海油田的開發具有直接影響」,這也是我政府在2012年8月提出《東海和平倡議》時的重要參考。我國在「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共享」的主張下,與日本於2013年4月簽署《臺日漁業協議》,解決了雙方持續40多年的漁業爭端。
  總統進一步表示,他也在今年5月26日正式提出《南海和平倡議》,將《東海和平倡議》的理念擴及南海,期盼南海能與東海一樣成為「和平與合作之海」。美國國務院在該倡議提出的隔天即對此表示讚賞(appreciate),肯定我國呼籲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以及尊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原則的精神。
  總統也以我國在南沙群島唯一擁有淡水資源的最大自然島「太平島」的派駐人員為例,說明我國從未放棄該島主權之堅定立場,至盼南海區域內各國能根據《南海和平倡議》的精神,將「主權問題暫時擱置,就資源的開發進行討論」。
  談及我外交關係,總統表示,中華民國在國際間盡力扮演「區域和平締造者」及「人道援助提供者」,目前給予我國人民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的國家與地區,從他上任前的54個提升到142個,增加了88個;此外,迄今已有13個國家與我國簽署《青年度假打工計畫》,而德國就是歐洲第一個與我簽署該計畫的國家,凡此均顯示我國已「成為國際社會的資產而非負債」,廣受世界各國歡迎。
  展望未來,總統也希望德國能持續支持並積極促成我國早日與歐盟洽簽《投資保障協定》(BIA)與《經濟合作協定》(ECA),進一步拓展臺德以及臺歐盟經貿合作關係。
  訪團成員尚包括國會議員柯彭(Jens Koeppen)、史桃荷(Carola Stauche)、柯玫爾(Marina Kermer)、魏可萊(Andrea Wicklein)及赫樂(Uda Heller)等,由德國在臺協會處長歐博哲(Martin Eberts)及外交部次長史亞平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楊念祖也在座。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