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瑞士聯邦前總統顧胥班(Pascal Couchepin)等一行
中華民國104年04月17日

  馬英九總統今(17)日上午接見瑞士聯邦前總統顧胥班(Pascal Couchepin)等一行,除誠摯歡迎訪賓來訪,並盼雙方持續深化在各領域的合作關係。
  總統致詞表示,顧胥班前總統20多年前任職國會議員時曾經訪問我國,並曾擔任瑞士聯邦經濟部長、聯邦內政部長、聯邦副總統及聯邦總統,積極促進瑞士各領域的發展,政績卓越,令人欽佩。此外,顧胥班前總統長期重視慈善、教育、文化及宗教等領域之議題,並關注亞太地區和平發展,此次也榮獲輔仁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總統特別表達賀意。
  總統認為,我國與瑞士都是重視民主價值、愛好和平與自由並保障人權與法治的國家,雖然雙方沒有正式邦交,但是關係友好密切。在經貿交流方面,瑞士是我國在歐洲第6大貿易國,我國與瑞士去(2014)年雙邊貿易額達22.3億美元。而《臺瑞(士)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在2011年底生效,對於拓展雙方經貿往來實具正面助益。
  在文化交流上,總統提到,他曾在1997年參訪日內瓦,而他夫人周美青前(2013)年曾以我國「國家交響樂團」(NSO)榮譽團長的身分前往瑞士訪問,留下深刻印象。今(2015)年3月,我國知名藝術團體「雲門舞集」赴歐巡演,就以日內瓦為第一站,凡此均顯示雙方對文化交流的重視。
  總統說,瑞士觀光業發達,旅館管理學校世界知名,我國每年約有200位學生前往就讀。此外,我與瑞士自2007年8月起推動「免試互換駕照」,對兩國經商、工作的民眾及留學生都非常便利。
  談及我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議題,總統告訴訪賓,我先在2010年與中國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2011年與日本簽署《臺日投資協議》,之後在2013年分別與紐西蘭及新加坡簽署《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及《臺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我國也與美國恢復《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談判,具體展現我貿易自由化的決心。
  總統進一步說明,目前我國正積極爭取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聯盟,也希望我與瑞士能儘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進一步深化雙方經貿合作關係。
  談及兩岸關係,總統表示,自他就任總統以來,致力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與交流。近7年來,雙方迄已簽署21項協議,陸客來臺累計超過1,400萬人次,去年更接近400萬人次;而來臺就讀的陸生,也從他上任前的823人增加到3萬2千多人,成長近40倍;雙方主管兩岸事務的首長也從去年開始定期會晤並互稱官銜,建立了制度化溝通的機制,使兩岸目前處於66年來最為穩定與和平的狀態。
  總統也提及,他在2012年8月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呼籲各國依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解決東海爭端。2013年4月我與日本簽署《臺日漁業協議》,有效解決臺日長達40年的漁業糾紛,並增加雙方漁民的漁獲量,同時漁事糾紛案件則從該協議簽署前1年的17件,降至現在的零件。去年9月「國際國民外交協會」(People to People International, PTPI)也因為我國對於東海和平的貢獻,頒贈他「艾森豪和平獎章」。此外,我與菲國政府也就經濟海域重疊部分,達成「海上執法不使用武力」、「執法前相互通報」,以及「若有拘捕或扣押應儘速釋放」等三項共識,有效降低雙方海上執法的爭議。
  總統表示,歐洲議會於2013年3月14日通過的《歐盟-中國大陸關係報告》中,呼應我方《東海和平倡議》的精神;今年3月歐洲議會通過《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決議案,其中也特別強調亞太區域的和平與穩定,實與該倡議「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共享」的理念一致,足以顯見我政府推動區域和平的努力廣獲國際肯定。
  總統說,我國也積極在國際社會上扮演「人道救援者」的角色,例如2011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我各界捐款合計高達2億美元,居世界之冠;2013年「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我國也在第一時間派遣軍用運輸機及軍艦載運700多噸的物資提供援助;去年非洲地區爆發伊波拉疫情,我國捐贈10萬套個人防護裝備給西非疫區,同時捐助100萬美元給「美國疾病管制局基金會」(CDC Foundation)做為抗疫基金;而在臺美合作下,今年3月18日臺南成立「伊波拉防疫訓練中心」,並開辦首梯課程,提供東南亞國家派員來華參訓。
  總統指出,針對中東地區遭戰亂波及的地區,我國政府也在去年底提供350座組合屋到伊拉克北部、10座到約旦,並提供食物及救援物資給災民;兩年來我政府對該地區的援助金額達825萬美元,充分發揮「人飢己飢」的人道救援精神。
  訪賓一行由瑞士商務辦事處處長傅瑞(Rolf Frei)及外交部次長史亞平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總統,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楊念祖也在座。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