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出席「臺北市美國商會2015謝年飯」
中華民國104年04月09日

  馬英九總統今(9)日晚間出席「臺北市美國商會2015謝年飯」,除肯定當前臺美關係達到雙方斷交以來的最佳狀態外,並舉出多項歷史例證,說明中華民國與美國間長年以來的深遠情誼。
  總統致詞時表示,明天(4月10日)是「臺灣關係法」生效36週年。值此對臺美關係如此重要法案36歲生日前夕,能與來自美國的朋友們齊聚一堂,令人欣慰。1978年12月16日,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在電視上宣布兩國斷交,全臺軍民都感到震驚。三個月後,美國國會大幅修正卡特政府所提「臺灣授權法」(Taiwan Enabling Act) 法案,不僅修改其內容,連名稱也改為《臺灣關係法》,美國學者Carl I. Gable在當時評論,卡特總統跟中共建交、與臺灣斷交,是行政部門對臺灣「撤回承認」(derecognition of Taiwan),但國會制訂的臺灣關係法卻再度「重新承認」臺灣(legislative re-recognition of Taiwan)。當前的臺美關係正是自臺灣關係法生效以來,當前的是臺美斷交以來的最佳狀態。
  總統說,傳統國際法認為,一個不被承認的國家在美國就失去法律人格而無法進行訴訟,但是《臺灣關係法》不但將臺灣視為美國法上的外國政府,臺灣人可以在美國起訴或應訴,同時美國可以提供臺灣防衛性武器,我國在華府的大使館房舍與雙橡園產權,也不受斷交或撤回承認影響。總統回憶起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期間,他的指導教授瓦次(Detlav Vagts)曾表示:「臺灣是美國承認程度最高的不被承認的國家。」(Taiwan is the most recognized unrecognized country of the United States.),令他感到寬慰。
  總統表示,自他上任迄今,臺美雙方高層已恢復互信;美國對我軍售的總額也超過了183億美元,達到近20年最高;2013年3月,臺美雙方恢復停止5年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協商,準備以堆積木的方式,來促進貿易進一步自由化。
  總統進一步指出,去(2014)年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又更加緊密。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去年臺美雙邊商品貿易總額達674億美元,臺灣已經超越印度及沙烏地阿拉伯,成為美國第10大貿易夥伴,而美國也再度超越日本,成為我第二大貿易夥伴;此外,上(3)月在華府舉行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論壇」(SelectUSA 2015 Investment Summit),臺灣廠商出席踴躍,我國的代表團成為全球第二大團。
  總統也提到,除了經貿方面的交流,雙方官方往來也持續不斷。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12月簽署《海軍艦艇移轉法》,同意出售我國4艘派里級巡防艦;美方也有多位高層官員訪華,特別在去年4月美國環保署長麥卡馨(Gina McCarthy)來華訪問,是近14年來首位訪華的美國閣員;此外,美國國務院東亞及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羅素(Daniel Russel)今年二月曾經肯定臺美關係這幾年的發展非常有建設性,而這和兩岸關係的進展息息相關,美國也樂見兩岸關係持續發展。這是冷戰以來,美國首次不需要在兩岸之間選邊站,雙方也都不需要面對這種困境,此亦顯示近年來我國在兩岸關係的努力,讓中華民國與美國的雙邊關係與兩岸關係均更為和諧,類此互動已擺脫過去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的惡性循環,進入了良性循環,深具意義。
  總統也舉了二個小故事說明臺美之間深厚的情誼:第一個故事發生在上一個世紀初。1901年庚子年,清政府與美國簽訂《辛丑和約》,賠償美國2千2百多萬美元,即是歷史上的「庚子賠款」。1907年,美國老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 Sr.)在國情咨文中主張美國應該退回部分庚子賠款,將其用於中國的教育,特別是讓中國學子赴美留學,讓中國能儘早現代化。而在1924年,美國總統柯利芝(John Calvin Coolidge)也下令退還其它部分的庚款,至此美國得到的庚款幾乎有95%退還給中華民國,對我人才培育有很大的貢獻。
  總統說,庚子賠款獎學金計畫(Boxer Indemnity Scholarship Program)培育了中華民國許多國家棟梁,例如曾任我駐美大使,同時也是知名學者的胡適;曾經代表我國參與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起草工作的張彭春。還有錢思亮、吳大猷二位科學家,分別以台大校長、中研院院長及國科會主委等身分,參與了我國教育及科學的重要建設,名垂青史。渠等均是受到這項獎學金資助,學成後返國貢獻所學的優秀人才。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國立清華大學故校長梅貽琦,他是第一批考取庚款獎學金赴美留學的學生。而國立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Tsing Hua Imperial College)就是因庚子賠款獎學金而成立,負責選送我國青年赴美留學的學校。至今位於新竹的國立清華大學仍持續領取美國所退還庚款的利息。
  總統進一步提到,美國的作法也在歐陸發酵,荷蘭因此用庚款設立「來登大學」的《中國研究計畫》,使該大學成為歐陸中國研究的重鎮,也培植了幾代的人才,隨後英國、法國、俄國、日本也陸續跟進,一時蔚為風氣。當時的美國,已經是世界的強國,而庚子賠款獎學金能讓中華民國的青年才俊赴美留學,絕對是在東亞拓展美國教育以及自由民主價值觀的最好方式。當初羅斯福總統、柯利芝總統及美國國會的遠見,在當時帝國主義當道的時代,能夠為一個遙遠、落後、又龐大亞洲國家的未來著想,除符合中華文化中「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的王道思想外,並具有不侵略、不霸凌弱國的非帝國主義思維,渠等的視野與胸懷,令人敬佩。
  至於第二個故事,總統表示其發生在75年前。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及中華民國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在二戰期間,美國政府與人民不僅給予中華民國實質幫助,更展現出堅定的友誼。1937年,日軍占領南京,大肆屠殺近30萬軍民,當時德國西門子(Siemens)公司駐中國總代表約翰拉貝(John Rabe) ,排除萬難,結合西方人士在南京建立國際安全區,保護20餘萬我國人民免於遭受日軍的殺害與強暴。當時尚有美國籍醫生Robert Wilson與傳教士Minnie Vautrin協助拉貝先生團隊保護我國國民,今年,政府將邀請拉貝先生的孫子Thomas Rabe來臺參與抗戰紀念活動。除此之外,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 John Magee)也在日軍占領南京期間,以影片和文字記錄日軍的暴行,讓南京大屠殺的慘況得以為世人所知。
  總統提到,這段中華民國對日艱苦抗戰的歷史長達八年。前4年我國孤軍作戰,幾乎毫無外援,而在這段期間,美國間接給予我國的協助,其中最動人的部分,即為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 AVG),也就是後來的「美國陸軍駐華第十四航空隊」。該部隊另外有個響亮的別名為「飛虎隊」,其來華不到一年時間,就擊落至少3百架日軍飛機,讓中國空軍能慢慢恢復戰力;而在1943年11月湖南常德會戰中,由「美國陸軍駐華第十四航空隊」與我國空軍共同組成的「中美混合團」,不但擊落25架日機,另外還可能擊落14架、擊傷19架,使日本航空隊不敢再來挑戰,渠等更在常德守軍彈盡糧絕的關鍵時刻,空投彈藥、食米與豬肉予守城的國軍部隊,並由派在戰地的情報人員每小時提供最新戰情給陳納德將軍,使陳將軍得以有效指揮飛虎隊攻擊來犯的日軍,趁勝轟炸撤退中的日軍。
  總統表示,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中華民國面對當時亞洲唯一的現代化國家日本,長時間孤軍作戰,情況相當危急艱苦,而美國在關鍵時刻,願意對我雪中送炭,更見真情,令人感動。
  最後,總統也盼望臺美雙方能在過去一個多世紀的良好基礎上,持續合作,深化關係,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等各個面向上,共同開展美好的未來,繼續書寫歷史。
  隨後,總統與「臺北市美國商會」會長范炘(Thomas Fann)及「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馬啟思(Christopher Marut)等共同合影見證臺美情誼。
  包括前副總統蕭萬長、外交部長林永樂、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杜紫軍、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劉大年、張大同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總統致詞內容為:
  很高興能再度參加美國商會的謝年飯活動,這已經是我第13次參加了。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各位知道為什麼嗎?明天是4月10日,也就是《臺灣關係法」生效的36週年。在這一個對臺美關係如此重要的法案36歲生日前夕,能夠與這麼多來自美國的朋友們共聚一堂,讓我覺得格外有意義。我們就把今天的謝年飯當作是暖壽吧?
  從《臺灣關係法》生效以來,當前的臺美關係確實是36年來的最佳狀態。1978年12月16日美國卡特總統在電視上宣布兩國斷交的時候,全臺軍民都感到震驚。三個月後,美國國會大幅修正卡特政府所提《臺灣授權法」(Taiwan Enabling Act) 法案,不但改內容,連名稱也改為《臺灣關係法》,當時就有美國學者Carl I. Gable評論說,卡特總統跟中共建交、與臺灣斷交,是行政部門對臺灣「撤回承認」(derecognition of Taiwan),但國會制訂的《臺灣關係法》,卻把臺灣「重新承認」(legislative re-recognition of Taiwan)了。
  各位都知道,傳統國際法認為,一個不被承認的國家,在美國就失去法律人格而無法進行訴訟,但是《臺灣關係法》不但將臺灣視為美國法上的外國政府,臺灣可以在美國起訴或應訴,而且美國可以提供防衛性武器給臺灣,在華府的大使館房舍與雙橡園產權,也不受斷交或撤回承認的影響。當時我在哈佛念博士,我的指導教授瓦次(Detlav Vagts)有一天在圖書館走廊上碰到我,就安慰我說:「英九,我瞭解你的感受,不過你要知道,臺灣是美國承認程度最高的不被承認的國家。」(Taiwan is the most recognized unrecognized country of the United States.)
我上任將近七年來,臺美雙方高層已經恢復互信;美國對我軍售的總額也超過了183億美元,是近20年最高的時期,超過前任的兩倍;2013年3月,臺美雙方恢復停止5年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準備以堆積木的方式,促進貿易進一步自由化。
  去年這一年,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又更加緊密。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去年臺美雙邊商品貿易總額達674億美元,臺灣已經超越印度(人口12億,GDP 7.2兆)及沙烏地阿拉伯(人口3000萬,GDP 1.6兆),成為美國第10大貿易夥伴,而美國也再度超越日本,成為我第2大貿易夥伴;此外,上(3)月在華府舉行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論壇」(Select USA 2015 Investment Summit),臺灣廠商出席踴躍,我國的代表團成為全球第2大團。
  除了經貿方面的交流,雙方的官方往來也持續不斷。歐巴馬總統去年12月簽署《海軍艦艇移轉法》,同意出售我國4艘派里級巡防艦;美方也有多位高層官員訪華,特別是去年4月美國環保署長麥卡馨(Gina McCarthy)來華訪問,是近14年來首位訪華的美國閣員。
  美國國務院東亞及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羅素(Daniel Russel)今年二月曾經表示:臺美關係這幾年的發展非常有建設性,這和兩岸關係的進展息息相關,美國也樂見兩岸關係持續發展。這是冷戰以來,美國首次不需要在兩岸之間選邊站,中國大陸與臺灣也都不需要面對這種困境。這也顯示近年來我國在兩岸關係的努力,使得中華民國與美國的雙邊關係與兩岸關係都更為和諧,這樣的互動,已經擺脫過去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的惡性循環,進入了良性循環。
這些都是近來的發展。事實上,中華民國與美國的關係源遠流長,今天,我想說二個小故事,來說明兩國之間深厚的情誼。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上一個世紀的初期。1901年,也就是庚子年,清政府與美國簽訂辛丑和約,賠償美國美金2440萬元,也就是「庚子賠款」。1907年,美國老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 Sr.)在國情咨文中指出,應該退回部分的庚子賠款,並用於中國的教育,特別是讓中國的學生赴美留學,使中國能夠儘早現代化。而在1924年,美國總統柯利芝也下令退還其它部分的庚款。至此,美國得到的庚款大部分(95%)已經退還給中華民國,對我國人才的培育有很大貢獻。
庚子賠款獎學金(Boxer Indemnity Scholarship Program)培育了中華民國許多國家棟梁,像是曾任我國駐美大使,同時也是知名學者的胡適;曾經代表我國,參與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起草工作的張彭春。還有錢思亮、吳大猷二位科學家,分別以臺大校長、中研院院長、國科會主委等身分,參與了我國教育及科學的重要建設,名垂青史。他們都是受到這項獎學金資助,最後返國貢獻所學的優秀人才。
  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國立清華大學故校長梅貽琦,是第一批考取庚款獎學金赴美留學的學生。而國立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Tsing Hua Imperial College),就是因庚子賠款獎學金而成立,負責選送我國青年赴美留學的學校。至今,位於臺灣新竹的國立清華大學 仍然在領取美國所退還庚款的利息。
  美國的作法也在歐陸發酵,荷蘭因此用庚款設立來登大學的中國研究計畫,使來登大學成為歐陸中國研究的重鎮,也培植了幾代的人才。英國、法國、俄國、日本也都跟進,一時蔚為風氣。
  我很佩服當初羅斯福總統、柯利芝總統以及美國國會的遠見,能夠為一個遙遠、落後、又龐大亞洲國家的未來著想,這就是我們中華文化當中「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的王道思想。
當時的美國,已經是世界的強國,但談到學術,美國大學恐怕不一定能算是世界最好的。但庚子賠款獎學金讓中華民國的青年才俊能赴美留學,絕對是在東亞拓展美國教育以及自由民主價值觀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在那樣一個帝國主義當道的時代,美國兩位總統還能有這樣不侵略、不霸凌弱國的非帝國主義的思維,他們的視野與遠見,令人敬佩。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75年前。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及中華民國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在二戰期間,美國政府與人民,不僅給予中華民國實質的幫助,更展現出堅定的友誼。1937年,日軍占領南京,大肆屠殺近30萬軍民,當時德國西門子(Siemens)公司的駐中國總代表約翰拉貝(John Rabe) ,排除萬難,結合西方人士在南京建立了國際安全區,保護20餘萬我國人民免於遭受日軍的殺害與強暴。
  當時協助拉貝先生團隊保護我國國民的,就有一名美國的醫生Robert Wilson先生與一名美國的傳教士Minnie Vautrin女士。今年,我們將邀請拉貝先生的孫子Thomas Rabe來臺灣參與抗戰紀念活動,我們也正在努力尋找上述兩位美國人的後人。除此之外,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 John Magee)也在日軍占領南京期間,以影片和文字記錄日軍的暴行,讓南京大屠殺的慘況得以為世人所知。
  這段中華民國對日艱苦抗戰的歷史,持續了八年之久。在前4年,我們孤軍作戰,幾乎毫無外援。這段期間,美國間接給予我國協助,其中最動人的例子,就是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 AVG),後來的「美國陸軍駐華第十四航空隊」,這支部隊另外有個響亮的別名,叫作「飛虎隊」。「飛虎隊」這個名稱的由來非常有趣,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這支部隊的飛機機頭塗裝是一隻張大嘴的虎鯊,而當時許多內陸的中國人民並沒有見過虎鯊,認為是老虎,所以有了飛虎隊的稱號。可見飛虎隊不只是部隊本身是中美合作的代表,連名字都是中美合作的產物。
  飛虎隊來華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擊落至少300架日軍飛機,使得被日本空軍打得透不過氣來的中國空軍,能夠慢慢恢復戰力。飛虎隊也支援地面作戰;而在1943年11月湖南常德會戰中,由「美國陸軍駐華第十四航空隊」與我國空軍共同組成的「中美混合團」,不但擊落25架日機、可能擊落14架、擊傷19架,使日本航空隊不敢再來挑戰。他們更在常德守軍彈盡糧絕的關鍵時刻,空投彈藥、食米與豬肉給守城的國軍部隊,並由派在戰地的情報人員每小時提供最新戰情給陳納德將軍,使陳將軍得以有效指揮飛虎隊的攻擊來犯的日軍,趁勝轟炸撤退中的日軍。
  常德能在城破失守後五天,就再為國軍所收復,而且使來犯日軍第11軍的指揮官橫山勇竟然違抗日本派遣軍司令鈿俊六的命令,以師老兵疲為理由拒絕再奪回常德的具體指示。 「中美混合團」的協同作戰,實在功不可沒。事隔72年,當我讀到這一段精彩無比的戰史,都會含淚為這些中美英雄大聲喝彩。
  今年我們紀念對日抗戰70週年,已決定邀請陳納德將軍的外孫女,與轟炸東京的名將杜立德將軍的後人來華參加,當面感謝他們先人的奉獻。
  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中華民國面對亞洲唯一的現代化國家-擁有數百萬精良勁旅的日本,中國很長一段時間是孤軍作戰,情況非常危急艱苦。美國在關鍵的時刻,願意對我國雪中送炭,令人感動,也更見真情,我在此也要再次特別感謝美國對中華民國在抗戰時的幫助。也因為中國抗戰始終與日本不妥協、不投降,牽制了至少80萬日本陸軍與大量日本空軍,也使他們無法投入太平洋戰爭而影響後來的戰局。
  我剛剛花了許多時間,向大家說明了中華民國與美國長久的交往歷程。從上個世紀初,到1930年代、40年代、50年代,乃至於每一段我今天沒有時間提及的歷史時期,我們的歷史,都與美國息息相關。我希望,貴我雙方能在過去一個多世紀的良好基礎上,持續合作,深化關係,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等各個面向上,共同開展美好的未來,繼續書寫歷史。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