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愛爾蘭國會參議員訪華團
中華民國104年03月17日

  馬英九總統今(17)日上午接見愛爾蘭國會參議員訪華團,除盼雙方持續強化經貿交流與合作,並說明我國政府在促進兩岸和解及東海和平之具體作為。
  總統致詞首先表示,今天是3月17日,適逢愛爾蘭的國慶日「聖派翠克節」(St. Patrick’s Day),能在這個具有重要文化與歷史意義的節日,與曾三度率團來訪的康明斯(Maurice Cummins)等參議員會晤,深具意義。
  總統指出,近年來,我國與愛爾蘭合作密切,該國自2009年提供我國人免簽證待遇,2010年起,兩國民眾更得以免試互換駕照;此外,雙方並於前(2013)年正式實施《臺愛青年度假打工計畫》,為兩國年輕學子交流提供便利,凡此均對提升雙邊實質關係具有高度意義。
  總統提到,第一屆「臺愛經濟合作會議」於去(2014)年5月在都柏林召開,我國的經貿訪問團與愛爾蘭資通訊、能源與金融業者等均有密切交流;而「中華民國生物產業發展協會」(Taiwan Bio Industry Organization)並與「愛爾蘭生技產業協會」(PharmaChemical Ireland)簽署合作意向書,成果斐然。今年我國政府也十分期盼能邀請該國組團來臺舉行第二屆會議,以增強雙邊經貿交流動能。
  總統也表示,在全球經貿自由化的趨勢下,讓臺灣能積極參與區域經貿整合,向來是我國政府過去6年多來最重要的目標。然因我外交艱困,倘欲與各主要貿易夥伴簽署相關協議,最大的阻礙來自於我們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大陸。爰此,他上任後,於2010年先與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扮演「敲門磚」的角色,繼而在2011年與日本簽署《臺日投資協議》,2013年再分別與紐西蘭及新加坡簽署《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及《臺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且於是年與美國恢復《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談判,具體展現我貿易自由化的誠意與決心。
  總統進一步表示,目前我政府除了積極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也非常希望能與歐盟早日開啟《投資保障協定》(BIA)與《經濟合作協定》(ECA)的談判。至盼我國也能儘速與愛爾蘭簽署《避免雙重課稅協定》(DTA),進一步深化臺愛經貿合作關係。
  提及愛爾蘭的經濟發展經驗,總統舉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在80年代以該國為封面故事,當時的標題為「Poor among the Rich」;但10年後,同樣以愛爾蘭為封面故事的報導標題卻已變成「Shining Ireland」,顯見該國的經濟成長可稱為「傳奇性故事」,足以做為許多國家的學習對象。
  總統認為,愛爾蘭成功的關鍵有二:第一、該國的不同政黨由惡鬥轉為相互合作;第二、該國與英國達成協議,共同處理兩國歷史上的爭議,進而促成兩國合作。總統說,愛爾蘭面積雖小且位處歐洲邊緣,但卻在過去幾十年中,充分發揮潛力並透過團結與改革,在歐洲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值得我國仿效。
  談及兩岸關係,總統告訴訪賓,兩岸過去60多年中,前30年係處於「熱戰」狀態,後30年先從「冷戰」慢慢變成交往,最後則以談判取代對立;而兩岸也在1992年達成對「一個中國」的共識,就是雙方皆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賦予的定義各自不同,因此相互同意以口頭表述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事實上,兩岸從2008年至今已簽署21項協議,雙方在人員、資金及資訊等各方面的合作與交流是「空前未有的」。
  總統舉例說明,在2008年他上任前來臺的大陸旅客不到30萬人次,去年已有近400萬陸客來訪;而他上任時僅有800餘名陸生來臺研修,目前已增加至約3萬2千多人;此外,雙方主管兩岸事務的首長去年也分別在臺北、南京及北京等地三度會晤並互稱官銜,使臺海成為66年來最穩定與和平的狀態。
  總統進一步指出,兩岸的和解也帶來東海與南海的和平。在東海和平方面,我國於前年4月與日本簽署《臺日漁業協議》,以和平方式解決雙方長達40多年的漁業爭議;此外,前年5月發生菲律賓海巡人員射殺我國漁民事件,我與菲國政府達成「海上執法不使用武力」、「執法前相互通報」,以及「若有拘捕或扣押應儘速釋放」等共識,有效降低雙方爭議。
  訪賓尚包括愛爾蘭國會參議員萊登(Terry Leyden)、歐布萊恩(Darragh O’Brien)、亨莉(Imelda Henry)及希金斯(Lorraine Higgins)等,由外交部次長史亞平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張大同也在座。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