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出席「歐洲日晚宴」
中華民國103年05月15日

  馬英九總統晚間出席「歐洲在臺商務協會」(ECCT)舉辦的「歐洲日晚宴」,除祝賀歐盟生日快樂,並盼雙方儘速簽署《經濟合作協議》(ECA)及《雙邊投資協議》(BIA)。
  總統以英文致詞時表示,他就任總統後,每年均參加此一活動,以感謝「歐洲在臺商務協會」長期致力消弭臺歐盟間差異、凝聚正向力量及強化雙方關係,同時亦支持我與歐盟洽簽《經濟合作協議》。
  談及我政府拚經濟之具體作為,總統指出,他上任6年來,除積極鬆綁經貿法規、改善外資市場進入條件及強化臺灣競爭力外,亦戮力與主要貿易夥伴締結相關經濟協定,例如:2010年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2011年與日本簽署投資協議、去年3月與美國重啟《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7月與紐西蘭簽署《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以及11月與新加坡簽署《臺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等;此外,在多邊貿易協商部分,政府也將洽簽《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列為首要工作,而他於今年元旦文告演說中亦特別宣示,今年為臺灣經濟的「突破年」與「衝刺年」。
  總統進一步說明,為了吸引外資,政府於去年8月正式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涵蓋智慧物流、國際健康照護、加值農業、高科技產業、綠能、金融服務及教育創新等產業,以減少與貿易夥伴在貨品、服務、人員、資金及資訊的跨境障礙,同時亦能與歐洲經濟的優勢項目互補,為雙方創造龐大商機。對此,「歐洲在臺商務協會」在「2014年建議書」中即特別給予正面評價,強調此一政策已證明我政府加強自由化之決心。
  總統也談到,歐盟為我國第四大貿易夥伴及最大外資來源,2013年雙方經貿總額高達491億美元,較去年小幅成長。此外,自1952年至2013年,歐商在臺投資總額已超過320億美元,因此,他對臺歐盟未來經貿關係極具信心。
  總統強調,臺歐盟基於下列三項原因,應儘速簽署《經濟合作協議》及《雙邊投資協議》。首先,簽署此二協議將有助於雙方經濟發展。以《臺紐經濟合作協定》洽簽為例,該協定自去年12月生效後,於過去4個月,我對紐西蘭出口已成長超過35%,而紐西蘭對我國出口亦成長約33%;又,歐洲議會於去年10年9日即通過《臺歐盟經貿關係決議案》,支持雙方就投資保障及市場進入等議題進行談判;此外,在臺歐商亦企盼臺歐盟能儘速洽簽上述兩項協議,「歐洲在臺商務協會」日前即曾提及:「目前歐盟與臺灣間貿易擴張措施的潛力要比2008年首次評估潛在利益更強」。
  最後,總統再度闡述歐洲各國對我國施政的啟發性與重要性,例如:二次大戰後,法國與德國積極推動留學生交換計畫,期讓本國學生在人生早期階段即能與他國學生建立友誼,有鑑於此,他上任後即積極開放陸生來臺,目前在臺陸生人數已由6年前的823名增至2萬4千多名;又,東西德於1972年簽署《兩德基礎關係協定》(Basis of Relations Agreement),當時雙方雖承認對方「治權」(authority to govern),但仍以「統治高權」(Hoheitsgewalt)之概念取代「主權」(sovereignty),而此一「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主張,亦讓兩岸關係迄今得以順利發展。行政院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今年2月前往南京與中國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會晤時,雙方即互稱官銜,為兩岸隔海分治65年來的第一次;此外,鑑於歐洲「北海經驗」,他於前年亦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主張「主權無法分割,但資源可以共享」,成功解決釣魚臺列嶼之爭議,並與日本簽署《臺日漁業協議》,使我漁民獲得臺灣面積兩倍大之漁場。展望未來,相信臺歐盟關係定能更加緊密,共創繁榮未來。
  包括「歐洲在臺商務協會」理事長尹容(Giuseppe Izzo)、「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龐維德(Frederic Laplanche)及臺北市長郝龍斌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