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美國「傳統基金會」訪華團
中華民國103年05月13日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美國「傳統基金會」訪華團,誠摯歡迎訪賓來訪,並說明我政府改善臺美關係、兩岸關係及推動區域和平之具體成果。
  總統致詞時表示,「傳統基金會」係美國重要智庫,會長狄敏特(Jim DeMint)於2013年4月接任後,今首度訪問亞洲,首站即為我國,之後則將訪問日本、韓國及香港,顯示該會對中華民國的重視及高度支持。總統也感謝隨同來訪的該會創辦人佛訥(Edwin Feulner)博士多年來堅定支持我政府與人民,對促進雙方交流卓有貢獻。
  針對臺美關係,總統指出,他自6年前就任以來,首要之務即為改善與美國關係,重建臺美高層互信,迄今已展現具體成果。例如4月10日係《臺灣關係法》立法35周年,「美國在臺協會」(AIT)發布聲明指出「臺美雙方非官方但堅實之關係從未如此良好」(Our unofficial yet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Taiwan has never been better),而美聯邦眾議院外委會主席羅伊斯(Ed Royce)在聽證會中亦表示《臺灣關係法》對維護臺美關係深具重要性,並支持繼續深化雙邊關係。此外,今年4月中美國環保署署長麥卡馨(Gina McCarthy)來訪,係14年來首位訪華之美國閣員,極具意義。
  總統進一步表示,美國是臺灣第三大貨品貿易夥伴,臺灣是美國第十二大貨品貿易夥伴及重要的農產品輸入國,美國亦為臺灣最大之直接外資來源,投資總額累計至今年1月已達到230億美元,係單一國家對我投資金額最高者。去年3月我與美國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期盼未來能進一步簽署《雙邊投資協定》(BIA),深化雙方經貿關係。
  總統也提到,過去6年美方對我軍售總額逾183億美元,係近20年來金額最高,美國前國務卿柯琳頓即曾於2011年公開表示,臺灣係美國「重要之安全及經濟夥伴」,顯示雙方合作關係之密切。
  談及貿易自由化議題,總統告訴訪賓,我國持續加速自由化腳步,「傳統基金會」於今年1月14日與《華爾街日報》共同發布之「2014年經濟自由指標」(2014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報告顯示,我國於全球185個國家及經濟體中名列第十七,較去年上升三名,於亞洲地區41個國家及經濟體中排名維持第五名,比日本及韓國表現更佳,足證我政府推動經貿自由化之努力與成果深獲國際肯定。
  總統進一步說明,他上任前臺灣僅與五個中美洲友邦簽署四項自由貿易協定,占我整體貿易額比例甚小。為打破此一困境,他上任後積極與主要貿易夥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或經濟合作協定,例如2010年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2011年與日本簽署投資協議,去年與紐西蘭及新加坡簽署經濟合作協定及經濟夥伴協定,同時與美恢復TIFA協商,並盼未來能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CP),讓臺灣在區域經濟整合中不被邊緣化。
  在推動區域和平方面,總統指出,我與日本簽署《臺日漁業協議》,解決雙方長達40年的漁業糾紛,讓兩國漁民能和平相處,並在共同捕魚區作業;對於菲律賓海巡人員射殺我漁民事件,我國同樣採取和平方式解決爭議,雙方並達成「執法不用武力、事前相互通報、扣捕儘速釋放」等協議,對於促進雙方關係及維護區域和平具有重要意義。此外,今年2月5日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於國會聽證會時亦肯定我國所提出之「東海和平倡議」,而此一構想除可適用於東海及南海等海域,「也同樣適用於空中安全」。
  針對兩岸關係,總統表示,過去6年來我政府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目前係兩岸分治65年來,雙方關係最穩定的一段時期。在他上任以前兩岸並無直航班機,目前則已增加為每週828班定期航班;來臺陸生也由他上任前的823人,成長至2萬4千餘人。我政府已逐漸為兩岸建立一個可永續發展與和平繁榮的架構,「希望在這樣的架構之下,海峽兩岸的人民能夠相互交流,並繼續維持和平繁榮的未來」。
  最後,總統強調,美方對臺各項政策之支持,係我國能改善兩岸與國際關係的重要原因,而美國智庫對該國公共政策制定深具影響力,期盼訪賓透過此次來訪,深入瞭解目前臺灣社會各項發展情形,並增進兩國友好關係。
  訪賓一行由「美國在臺協會」代理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張大同及外交部次長史亞平也在座。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