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德國基民黨及基社黨聯盟國會議員訪華團」一行
中華民國103年02月25日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德國基民黨及基社黨聯盟國會議員訪華團」,除肯定德國經驗為臺灣處理兩岸關係及東海爭議帶來許多啟發,並盼持續深化雙方交流與合作。
        總統致詞時首先恭賀德國國會議員郝普特曼(Mark Hauptmann)等8名議員順利當選,並表示,渠等多為德國基民黨/基社黨聯盟(CDU/CSU Union)的新任國會議員,年輕有為,深具發展潛力。
        總統指出,中華民國與德國雖無正式外交關係,但雙方實質關係良好,包括我國爭取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該國與其他歐盟國家均給予大力支持。此外,德國為我國於歐洲第一大及全球第九大貿易夥伴,去年1月至11月臺德雙邊貿易總額達145億美元,全年估計將超過160億美元,雙方經貿關係十分密切。
        總統進一步表示,兩國已簽署多項重要協定,包括《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打擊關務詐欺合作協議》,以及去年甫簽署完成之《移交受刑人協議》,均有助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 在文化交流方面,去年他的夫人周美青女士以榮譽團長的身分,率領我「國家交響樂團」前往德國訪問,該國「柏林愛樂」樂團亦多次來臺演出,足證雙方交流頻繁。
        總統指出,德國於70年代以「一德兩國」(ein Deutschland - zwei Staaten)之概念處理兩德關係,對於臺灣推動兩岸關係帶來相當程度的啟發,例如參考德國之「兩德事務部」,設置「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專責處理兩岸關係等,兩週前我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更率團訪問中國大陸,並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晤,係兩岸分治65年來的第一次,意義重大,此亦符合德國於1972年簽署之《兩德基礎條約》(Grundlagenvertrag)中主權與治權分離之概念。
        總統談及,去年4月我國與日本簽署《臺日漁業協議》,解決長達40年的漁業爭議,係「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分享」概念之具體實踐,此亦受到德國與歐洲各國於70年代處理北海油田爭議時,採用合作方式成立「布蘭特原油」(Brent crude oil)以共享資源之啟發。
        最後,總統希望臺灣與歐盟能儘速簽署《雙邊投資協定》,以促進雙方經貿關係,也期盼臺德能在文化及貿易等領域加強合作, 增進雙方情誼。
        訪賓尚包括德國國會議員雪恩(Nadine Schön)、文德特(Marian Wendt)、尼克(Andreas Nick)、柯約博(Carsten Körber) (Cemile Giousouf)、魏勒(Albert Weiler) 、培佐德(Martin Pätzold)及綺歐索芙(Cemile Giousouf),由郝普特曼議員率領、「德國在臺協會」副處長古茂(Mirko Kruppa)及外交部次長史亞平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甘逸驊也在座。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