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見英國氣候變遷特別代表金恩(David King)爵士
中華民國103年02月25日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英國氣候變遷特別代表金恩(David King)爵士一行,誠摯歡迎訪賓來訪,並說明我國致力節能減碳工作之具體成果。

總統致詞時表示,金恩爵士上次訪華為2003年3月臺灣爆發SARS疫情時,當時渠擔任英國政府首席科技顧問,不畏艱困情勢,籌組英國醫衛專家團來臺助我抗煞,渠所表現的勇氣與熱誠,令人敬佩。

總統指出,英國為我在歐洲第三大貿易夥伴及第二大出口市場,雙方在許多領域有合作關係,其中又以能源領域最為密切,包括:自2006年起,臺英雙方每年輪流主辦「再生能源交流合作圓桌會議」;英國「核能除役署」(Nuclear Decommission Authority)近來就我核一廠除役事與「臺灣電力公司」進行合作;又,去年6月我國引進英國低碳能源雲端模擬工具及技術,經「工業技術研究院」積極開發後,11月已建置完成我國首套能源議題雲端溝通平臺-「臺灣2050能源供需模擬系統」(Taiwan 2050 Calculator),未來將可因應新情境發展,使相關單位得以預先研擬各項配套措施,對我國能源安全極具助益。

談及我國力行節能減碳之具體作為及成果,總統向訪賓說明,6年前,臺灣人口約2,300萬人,約占世界人口千分之三,排碳量則占百分之一,相較之下,我國已非排碳小國。有鑑於此,他當時提出競選政見,希望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於2020年降至2008年水準、2025年降至2000年水準,經過多年努力,目前我國排碳量已逐漸回到2005年水準。

總統進一步談到,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2013年發布的全球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資料顯示,我國2008年至2011年的排放量及排放密集度,平均每年分別下降0.9%及4.4%,優於全球平均值(平均每年分別成長1.7% 及0.2%)。此外,2011年我國能源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65百萬公噸,占全球排放量的0.84 %,位居世界第二十三;又,每人年平均排放量為11.31公噸,排名由6年前他上任時的第十八名降至第二十一名,顯見我國推動節能減碳工作已發揮成效。

總統強調,我國外交處境艱困,無法出席《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等國際會議或成為其締約國,僅能派遣非政府組織參加,然而,我國確實具備實踐節能減碳的決心。此外,他上任後,努力改善兩岸關係,並採取「活路外交」政策,使我國於2009年起終能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同時,去年9月亦以特邀貴賓身分參加睽違42年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凡此均為我國際關係改善之例證。

最後,總統談到,英國雖擁有非常充裕的石油及天然氣等資源,且積極發展包括風力及潮汐發電等再生能源,然而,該國仍持續發展核能,並決定新建一座核電廠,此可歸功於英國政府長期與民眾進行細膩溝通所致。此外,在能源政策上,英國政府認為,化石能源總有窮盡一天,且排碳量增加將對全球造成極大威脅,因此減碳的重要性超過廢核,而我國即為極端氣候下受害最深的國家之一,每年均有地震、颱風及水災等天然災害侵襲,因此英國推動能源政策之作為,殊值我國借鏡。

訪賓一行上午由「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代表胡克定及我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沈世宏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甘逸驊及外交部次長史亞平也在座。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