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能源之旅」第一天行程
中華民國102年06月02日

馬英九總統今天展開兩天一夜的「能源之旅」。上午首先前往高雄視察「臺灣中油公司永安天然氣接收站」、「臺電公司永安太陽光電系統站」及「臺電公司興達電廠」,除實地視察各發電站運作情形,並聽取我國之燃煤、天然氣及太陽能發電現況與能源選擇相關簡報。

總統於「臺電公司興達電廠」與隨行媒體主管及記者舉行座談會時,經濟部次長杜紫軍先就「我國能源政策與相關能源發電方式」進行簡報,之後針對與會媒體所提有關我國能源配比規劃、未來能源需求,以及如何落實「非核家園」目標等問題,包括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臺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經濟部長張家祝及所屬單位代表也逐一予以說明。

下午,總統驅車前往位於屏東的「臺電公司核三廠」,分別視察緊急海水泵室、低階廢棄物倉庫及5萬噸生水池等設施,並於聽取經濟部簡報後,就我能源政策等相關議題與媒體代表進行意見交流。

隨後,總統於綜合結語時表示,臺灣係一能源極度缺乏的國家,所需能源98%以上皆倚賴進口,因此,我國在面臨天然氣、風力及太陽能等各種能源選擇時,任何一種選項均不能放棄,因為高度仰賴進口能源的情況,不僅涉及國民生計與經濟發展,更關乎國家安全,例如我國天然氣係由國外進口(非邦交國為主),夏季儲存量僅能供7天使用,倘若因颱風或人為影響而無法持續進口,即會發生供應危機,使我國陷於安全脆弱度極高的困境。

總統指出,良好的能源政策必須兼顧「多元化」、「自主性」及「高效率」三大要求,以太陽能、風力及地熱等能源使用而言,雖能符合「自主性」原則,但卻完全達不到「高效率」標準;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之「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已將核能發電列為「準自產能源」,故我國是否僅因擔憂地震而立即全面排除使用核能,值得國人深思。

此外,針對「廢核」是否為「全球趨勢」的議題,總統指出,根據經濟部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擁有核能發電的31個國家,總計人口佔全球人口的62%,國民生產毛額(GDP)佔全球的75%以上;特別的是,新興國家及產油國亦積極發展核能,這些國家具備豐富的石油及天然氣(如美、俄等國),為何他們仍然選擇核能發電?另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研究顯示,石化能源即將於未來100年內用罄,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總統認為,核能議題除專業技術的考量,另有價值選擇的部分,有些民眾就是不喜歡核能,所以這也是政府決定以公投來決定此議題的主因。

總統強調,此行目的不僅涉及核四安全,更關乎「能源政策」,政府不但要兼顧能源安全與能源穩定,尚須考量我國出口經濟的用電需求,期能在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前,找到可行的替代能源。總統說,「此行沒有企圖想說服大家什麼」,而是希望讓民眾明瞭目前核一、二及三電廠佔我國供電比率18.4%,且已訂定除役時期,而核四商轉之後可提供8%供電,倘若公投決定停建核四,屆時國人是否足以承擔因供電缺口而造成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此種現實狀況必須讓國人充分瞭解,這也是全國人民所必須共同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結束一天的行程後,總統今晚也首度夜宿核三廠。

包括行政院長江宜樺、經濟部長張家祝、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熊光華、臺灣電力公司董事長黃重球、總經理朱文成及清大核工所所長喻冀平等人均陪同出席今天的各項活動。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