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受英國「路透社」專訪
中華民國101年06月01日

  馬英九總統接受英國「路透社」(Reuters)專訪內容如下:
  問:中國大陸今年即將換領導人,您認為習近平領導下的兩岸關係政策會有所改變嗎?
  答:中國大陸在今年下半年將舉行「十八大」,現在的領導人胡錦濤先生即將任滿,從過去四年我們與大陸發展與改善關係的過程來看,目前的做法是符合雙方利益的,我們並不期待兩岸關係會因人事異動而有很大的改變。

  問:習近平先生即將接班,以您對他的瞭解,有可以幫助推展兩岸關係之處嗎?
  答:習近平先生長期在福建工作,對臺灣的瞭解相當深入。過去四年我們從完全沒有協商的情況下,恢復協商且簽訂16項協議,兩岸關係大幅改善、緊張情勢大幅降低,可說是60年來最穩定的狀態。我相信中國大陸不論是哪位領導人面對兩岸關係,都不會希望這樣的關係有巨大的改變,所以雙方還是可以在穩定的過程中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問:您的第二任期如何深化兩岸經貿關係?具體策略為何?兩岸何時可以在貨幣清算制度有所共識?
  答:在過去四年中兩岸經濟關係有許多進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簽訂「兩岸經濟協議」(ECFA),但兩年前所簽的只是早收清單部分,約占兩岸整體貿易額的五分之ㄧ;現在雙方非常積極就剩餘部分,包括在貨品貿易、服務貿易、經濟合作,以及投資保障與爭端解決等方面,做進一步協商,在未來一兩年中這些議題會成為雙方經濟活動的主要部分;其中經濟合作的範圍比較廣,涉及到產業合作及其它雙方能對話的項目,這方面我們會持續就現有架構所容許之範圍,繼續擴大對話與交流範圍。至於在貨幣清算方面,雙方都有意願簡化,以更直接的方式處理,目前也在進行中。

  問:可以在今年或是明年完成嗎?
  答:我現在無法給您非常明確的日期,但都很積極在進行中。

  問:有關兩岸的政治或軍事對話方面,薄熙來事件及香港選舉爭議是否會影響雙方政治對話的腳步?
  答:從四年前我與中國大陸開始改善關係,我就強調雙方發展原則是「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這不是一個口號,而是雙方互動多年所歸納出的重要原則,在此程序或節奏下進行,能獲得最大的成功。至於您剛提到的政治性問題,有些政治問題涉及到雙方主權及定位,實際上不容易解決,在稍早階段雙方就有共識將其暫時擱置,先處理比較容易及迫切的問題,所以我們才會發展出上述的三項原則。
  我在10天前的就職演說中提到臺灣的民主發展及與大陸的關係,其中也特別強調我們要拓展雙方交流及對話的領域,包括民主及人權發展等可由民間團體進行交流,這點我們倒不反對。

  問:從陳光誠的案例可看出中國大陸的人權狀況,您認為大陸改善人權狀況是否有助於兩岸進一步對話?
  答:我們長期以來關心中國大陸的人權問題,並不是刻意要干預他們的內政,而是目前有100多萬的臺灣人在大陸工作、就學及經商,因此他們的權益也要受到保障,例如最近我們與中國大陸談判的「投資保障協議」,其中就包含一些有關個人安全及自由的保障,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當然會關心。我認為兩岸在這方面還有一些差距,如果能夠縮短,就能有效縮短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在過去幾年中我經常提到這一點,我們會持續關心這個議題,希望大陸能夠務實面對過去所發生的一些問題,同時善待異議人士,我們的出發點是善意的,而我們的依據不是西方價值,而是傳統中國價值。

  問:全球經濟狀況不見好轉,例如歐債危機及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趨緩等。您如何確保臺灣經濟持續成長,並因應全球經濟挑戰?
  答:臺灣的經濟大部分仰賴出口擴張,我們的出口總額占GDP將近七成,因此我在四年前上任後,即將分散出口市場做為重要政策,稱為「新鄭和計畫」。舉例來說,四年前我們對大陸的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約四成,去年仍維持這樣的水準,今年1月至4月還下降一點,數量增加了,但比例並沒有增加;這代表我對東南亞、歐盟、美國及其他新興經濟體等地區的出口都增加了,可見分散出口市場政策是正確的,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像中國大陸這麼大的籃子也不能不放雞蛋,這是我們的立場。
  我剛講的是對外貿易部分,對國內而言,我們內部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改善產業結構,要從只重視效率的結構轉變成同時重視效率與創新,換言之,我們不能一直只做代工,也要有自己的品牌,並強力促銷,這是產業改革;另外就是心態改革,我們應該儘快以更大幅度來開放市場,減少保護主義心態,因為只有臺灣願意對外、對世界開放,世界才會擁抱臺灣,這一定是雙向的。我在就職演說中一直強調這兩個問題,不趕快做的話我們會跟不上世界,這兩項工作做好的話才能創造就業、提高薪資及拉進貧富差距,這兩項工作極度重要。

  問:請總統舉例應如何開放臺灣經濟?
  答:從4年前,更貼切地講,5年前或者更早,我就發現我們沒有跟上區域經濟整合的腳步,當整個亞洲都開始設法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時候,臺灣動作非常慢,這當然與我們的外交孤立有關係,但是跟我們相對地不重視也有關係。我們在過去10年中簽了4個自由貿易協定,都是我們在中美洲的友邦,這5個國家、4個協定,整體的貿易額還不到我們總貿易額的百分之一,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地去和我們主要的貿易夥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或其它的經濟合作協定。
  從兩年前開始,我們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中國大陸,因為他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年前簽了「兩岸經濟協議」(ECFA),去年與我們第二大貿易夥伴--日本簽了「投資協議」,且從去年開始與新加坡談判經濟合作協議,今年又與紐西蘭談判經濟合作協議,這兩個國家都非常重要,因他們都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成員。所以如果我們與這兩個國家能談出經濟合作協議,一定可以促使相關的產業更開放;同樣地,我們也希望與第三大貿易夥伴--美國,在現有「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架構下恢復協商,我們的做法不是立刻談「自由貿易協定」(FTA),而是談雙邊投資協定或避免雙重課稅協定,逐步達成,我們稱為「堆積木」(the building blocks)。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自然就要開放,否則談不出來。這樣的話,也使我們更能夠累積能量、創造條件,去與更多國家、包括歐盟談判相關問題。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與大陸談了之後,許多的門都可以打開,問題是我們要不要抓住這個機會,趕快調整我們的結構、改變我們的心態,抓住機會往前衝。
  這就是為什麼我非常急,希望趕快把這些工作做好,這樣才能為臺灣未來的20年、30年打下基礎。可是我的時間只有4年,我再怎麼快,也沒有辦法做完這麼多的事情,我能做的是把基礎打好,以後不論誰來當總統,在這個基礎上,都會比較容易往前邁步。

  問:您對第二任任期有很高的期許,但最近在推動證所稅以及油電雙漲方案也遭遇到外部很多質疑;尤其是證所稅調整方案,我們看到行政與立法之間的衝突,總統如何看待此事,未來如何解決?
  答:我在今年1月14日勝選當天的演說中就提到,我會利用第二任的機會大刀闊斧地推動改革,希望臺灣能夠脫胎換骨,當然這些改革的類型很多,最近我們推動的政策,有的遭遇到一些困難,有的做了一些微調。事實上,不論哪一項改革,我們的大方向、大原則都沒有改變,也許有一些時程、方法或者其它的技術面做了一些調整,例如美牛我們就沒有做任何內容上的改變,油價也是一樣,我們推出來之後,剛好遇到世界油價下跌,這方面的抱怨相對比較少;電價方面,因為不像油可以儲存,所以只能透過分階段的調整來減少對產業、物價的衝擊,我們也不希望因為電價的調整而阻礙經濟成長。
  整體來講,這4項改革在大的原則、方向上都沒有改變,但在時程、方法,有兩項做了一些微調。尤其是證所稅,這是一個爭議非常大的制度,各界有不同的看法,也在我們的預料中。所以我們一貫的態度就是提出我們的方案,說明大原則,然後與各界來協商,希望能整合出一個大致上大家可以接受的版本,像昨天晚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在一個民主社會,對任何公共政策絕對不會只有一種意見,所以我們要看它的性質來斟酌,如果確實需要做一些調整,我們當然也不會猶豫,不過應該維持大原則、大方向,這樣才能實現我們改革的目標。

  問:昨天晚上整合出來的方案能夠在立法院會期間順利通過嗎?
  答:昨天行政院與若干提案的黨籍立委,把他們的提案和行政院的提案做一個整合,當然還會經過黨團的討論,因為還有民進黨等別的案,因此還會進一步協商;當然我們希望越快越好,因為這個方案越是早一點定案,股市越能安定。

  問:在第二任期間,您有提到希望進一步縮短貧富差距,在證所稅的改革,您也一直提到公平正義是重要原則,不過在經過證所稅的紛擾之後,您接下來的公平正義或者改善貧富差距的措施,例如房地產實價課稅的改革是不是還會持續提出?
  答:拉近貧富差距當然有許多途徑,首先,一定要推動經濟發展、一定要增加薪資水準,然而有一些弱勢民眾,即使你提供就業機會,也很難馬上就業,他所需要的是社會救助,也就是我們說的「移轉性支付」。這些就要靠政府的稅捐,因此稅制的改革能夠「量能課稅」,讓有能力、財富比較多的人民負擔多一點稅捐,這才能讓政府有足夠資源縮短貧富差距。
  在過去4年中,貧富差距最高的一年是2009年,最高所得20%的家庭和最低所得20%的家庭,其差距為6.34倍,到了2010年,降低到6.19倍,雖然以5等分的計算方法,6.19倍在東亞還是最低的國家,不過我們還是希望能繼續降低。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努力推動我剛才所說的幾個方式,我相信有機會可以降低,因為我們的失業率不斷降低,而通貨膨脹,也就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亞洲除日本以外成長最小的,因此,我相信我們有機會可以將貧富差距再拉低一點。

  問:歐債危機影響全球景氣,貴國明年度預算編列是否會朝削減赤字或舉債方向執行?
  答:上述兩項目標並不完全衝突,四年前我國遭受金融海嘯衝擊時,為因應危機,政府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例如推動4年5,000億元的擴大內需方案、7次降低央行利率、提出「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三挺政策,以及發行消費券以刺激買氣等,均有不錯的效果。而現階段政府仍會適度編列預算,並持續進行政府與民間投資,尤其過去兩年,民間投資皆較以往有所提升,因此政府在編列預算時,「削減預算」及「舉債」兩項因素均會考慮,同時針對須撙節及投資的項目亦會持續進行,明年度的預算編列雖然會相當艱辛,但政府仍將致力達成經濟發展之目標。

  問:貴國舉債比率為歷年來最高,是否有考慮提高「公共債務法」規定40%上限?
  答:我國目前未有一毛錢的外債,所有債務皆為內債,而至今年四月止,債務金額與前三年平均GNP之比率為36%,低於「公共債務法」規定的40%上限,因此我國財政情況雖緊縮,但大致上算健全。而明年度預算編列問題目前仍在討論中,(定案)時機約為今年八月下旬,但「公共債務法」所規定之40%上限,應不需加以修正,尤其現階段許多國家舉債上限皆超過此一額度,包括英、美、日等國皆是如此。我國若要再提升舉債上限,社會各界及立法院皆不會贊成。

  問:請問您如何看待臺灣與中國大陸在未來4年,甚至20年內的關係發展;此外,在您第二任任期內,是否會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造訪中國大陸?
  答:政府四年來努力將兩岸關係帶向60年來前所未有的和平與穩定狀態,但這並不代表兩岸間所有的問題皆已解決。我特別在520就職演說中提到,兩岸應「求同存異」,而具體解決方式係雙方「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儘管現階段兩岸已簽署16項協議,擁有不錯之基礎,但針對主權及定位問題,即使雙方已有共識,但仍未解決。例如,身為中華民國總統,我到任何地方皆是中華民國總統,倘若中國大陸視我為中華民國總統,問題當然就解決,但目前我尚未看出這個可能性。此外,兩岸現階段雖歷經四年的發展取得一些成果,但更重要的是要讓此變成一種常態及長久的現象,這才是對兩岸人民最有利的狀態。因此對於我個人是否能去中國大陸訪問,這真的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兩岸人民能否在和平與繁榮的氣氛下,繼續發展雙邊關係。

  問:TIFA能否在年底前恢復協商?至於ECFA後續協商部分,行政團隊已談到希望於明年底前簽完,是否可以在後年生效?又,ECFA完成前,是否可與紐西蘭及新加坡簽訂FTA?
  答:我與美國可以在1994年所簽的TIFA架構下,恢復協商許多經貿問題,但卡在美牛案沒有通過,因此,我們非常希望在食品安全無虞的情況下,順利解決美牛案,改善我與美國的經貿關係。至於ECFA方面,我們也希望能加速談判剩下的部分,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時間表,到下半年可能會更為明朗。同樣地,新加坡及紐西蘭部分,我們也正在努力,希望能夠加快腳步。
  我們是在跟時間賽跑,當別的國家已經簽了7個、8個、10個FTA,臺灣卻只與大陸一個主要貿易夥伴簽訂,因此,我們非常希望能夠加速腳步;如果到了明年、後年都有成果的話,我們將會較有條件談論如何加入TPP,否則的話,我們連談的資格都沒有。

  問:所以您有信心TIFA能夠在年底前復談嗎?
  答:如果美牛案通過的話,我相信應該有機會,最近AIT也正式表示看法了。

  問:所以您是蠻樂觀的?
  答:有些人對美牛問題一直有誤解,認為這是毒牛肉,我們希望大家能夠冷靜地看待科學證據,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政府將來會有明確的產地標示做法,不會有人不小心吃到或買到,我們會充分保障消費者的選擇權。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