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接受「國際政治」(Internationale Politik)期刊書面專訪
中華民國98年12月31日

  馬英九總統本(98)年9月接受德國「國際政治」(Internationale Politik)期刊書面專訪,該刊並於12月30日發行之2010年1、2月號以題為「謹慎的改善關係」為文刊登專訪內容。
  「國際政治」期刊為德國居領導地位的外交政策期刊,由智庫「德國外交政策協會」(DGAP)發行,長達5頁的專訪全文中,總統詳細闡述兩岸政策方針、兩岸和平發展願景、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以及兵役制度改革等議題。
  總統表示,兩岸簽訂和平條約的時機尚未成熟,中國大陸必須尊重台灣的民主體制,不否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放棄預設的政治前提及撤除對台飛彈部署,在「對等、尊嚴、互惠」的原則下,相關協商才有可能進行。總統也認為,兩德努力謀求雙邊和平共存之道,值得台海兩岸借鑑,但「一個德國、兩個國家」的概念並不適用於兩岸,兩岸的發展,除了考量法律、歷史面,還必須尊重台灣人民的決定。

  總統接受「國際政治」專訪全文為:

  問:台北及北京都有意簽訂協定,以終止歷時83年的國共內戰。您認為簽訂此協定的基本前提為何?
  總統:中華民國(台灣)已於1991年明令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及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不再將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視為叛亂團體,但兩岸仍處於軍事對峙狀態:中國大陸對台試射飛彈、製造台海危機及軍事部署。目前中國大陸仍舊對台部署約1,300枚飛彈,在其所制定的法律及政治主張中,也沒有放棄以武力處理兩岸問題。我不相信在這種情況下能夠簽署和平協議。台海衝突肇因於國共內戰,在歷經60年兩岸分治發展的情況,台灣及中國大陸皆產生不同的政治體制與社會規範。要處理兩岸間的各項問題,不應單純考量歷史因素,更應盱衡兩岸政治現實及台灣民眾之感受等。
  現階段兩岸必須先累積互信,並且以「對等、尊嚴」的民主方式來面對及協商解決,才是正確之道。兩岸間如何早日建立一個可長可久的和平相處架構,是值得雙方共同重視的課題,惟目前相關的條件還不成熟。我政府堅持國家主權地位及推動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立場從未改變,也願就相關議題與中國大陸展開協商。惟中國大陸政府必須尊重台灣的民主體制,不否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放棄預設的政治前提及撤除對台飛彈部署,在「對等、尊嚴、互惠」的原則下,相關協商才有可能進行。

  問:閣下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為將來以對等身分與身兼中共總書記的胡錦濤晤面開創機會。這樣的會晤有可能為未來台灣與中國間的和平協定鋪路嗎?
  總統:國民黨2008年5月重新執政後,和大陸的關係已朝向正常化發展,彼此釋出和平善意,累積互信。國民黨致力於改善兩岸關係,讓全世界都鬆口氣,例如美國副國務卿史坦柏格曾說,美國深受兩岸對話的鼓舞,這種對話開創了兩岸解決歧見的機會,是「正面發展」。過去兩岸關係被形容是「火藥庫」,但現在火藥庫的引信已被拆除了。
  兩黨領導人會面之前應該要先化解內部歧見,且兩岸間的歧異漸趨形成交集的情況下,雙方見面才有意義。目前台灣人民對兩岸關係發展的速度還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國內對兩岸情勢的進展有基本的共識之後,俟時機允當,再來談會面的事,比較恰當。
  中華民國政府處理兩岸事務,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民調顯示,台灣人民對此作法大都表示支持。現階段兩岸之間應努力「求同存異」,追求最大的公約數,只要「同」的部分越來越多,「異」的部分逐步化解,兩岸關係的發展就有越來越多的可能性,當然對兩岸間的和平協定就會有正面的助益。

  問:閣下瞭解分裂的德國。您是否覺得兩德分裂情況與台海兩岸關係之間有類同之處?
  總統:「一個德國,兩個國家」的概念並不適用於台海兩岸。然而東西德努力謀求雙邊和平共存之道,確實值得台海兩岸借鑑。1972年兩德簽訂「基礎關係協定」,對雙方領土相互承認,且雙方相互承認對方的統治權。以台灣來說,就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二條中的統治權。我們如同德國一樣將主權與統治權加以區分,用此方式來解決法律上與政治上的困擾。在「基礎關係協定」簽訂後,兩德分別加入聯合國,在國際間互不代表對方。但這期間也有憲法背景,兩德當年都在1949年制憲,時間相隔很近,沒有一個是以全德國作為制憲的基礎。
  相反的中華民國制憲時內戰尚未發生,當時中華民國政府仍然統治中國大陸。因此我們增修憲法相關條文,對兩岸現狀作一適切的規範。兩德以統一為最高目標,目前兩岸的發展,除了考量法律、歷史面,還必須尊重台灣人民的決定。

  問:80年代台灣的民主化及本土化如何影響國民黨對國家的定位?
  總統:1987年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宣布解除戒嚴,中華民國的民主進程自此往前邁出一大步。之後中國國民黨推動國會全面改選、解除報禁,將中華民國帶向先進的民主國家之林。中華民國在經歷兩次政黨輪替後,台灣人民的民主表現與素養已更加成熟,「做不好就下台或換人做做看」的觀念已越來越普及。政治人物在位時必須以人民利益為念,否則就會做不下去。
  至於本土化,最重要的意涵是立足台灣,保衛台灣,建設台灣。也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理念,所以民主化與本土化是一體兩面,二者是分不開的。但本土化並不是「去中國化」,台灣社會是個多元的社會,中國文化和傳統是台灣文化的根源,我們不能否定自己的祖先。三民主義始終是國民黨的治國理念與藍圖,也就是我們施政無非要達到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與目標。隨著兩岸關係漸趨和緩,彼此互動日益頻繁。
  2005年連胡會談,達成「五項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包括:一、促進恢復兩岸談判,共謀兩岸人民福祉;二、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三、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四、促進協商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五、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台等。國民黨現階段的兩岸政策已將上述五項願景納入黨綱,未來將以「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為原則,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問:台灣計劃募兵制。這會在中國撤除飛彈威脅之前實施嗎?法國諺語稱軍隊是「國家的學校」,廢除義務役制度是否將影響年輕人對國家的責任感?
  總統:我國推行募兵制政策的重要原因,主要係建構「固若磐石」的國防武力,繼續維護兩岸和平與區域穩定,與中國撤除飛彈無關。國防部將以4至6年的時間漸進推動,預定於2014年底達成募兵制目標。由於我國憲法中規定國民有服兵役之義務,未來非志願役男性青年,仍應入營接受4個月的軍事訓練,學習基本軍事技能與強化愛國信念等教育。此外,我國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從學校教育、政府機關在職教育及社會教育中,以多元方式灌輸全體國民對國家的責任,成效甚佳。同時,當前許多施行「募兵制」國家的國民,並未因兵役制度而改變他們對國家的責任感。

  問:李前總統登輝先生在其「台灣的主張」一書中提出「新台灣社會」的觀念,認為不論其祖籍或或遷到台灣的時間,在台灣生活的人民都屬於「新台灣社會」。閣下認為此觀念在目前是否已普遍被接受?
  總統:台灣自古即為一移民社會,有人的祖先早在400餘年前即移入台灣,亦有在200、300多年前移入,當然規模最大一次的移民潮是1949年從大陸避難來台的人士。事實上最近幾年還陸續有超過40餘萬的外籍配偶(包括27萬的陸籍配偶)移入台灣生活。在今日的台灣,祖籍已不再是重要因素。只要認同台灣目前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都會被台灣社會所接納,也能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追求自己的夢想。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