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參加原住民族與台灣政府新夥伴關係再肯認儀式
中華民國91年10月19日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出席在台北舉行的「原住民族與台灣政府新夥伴關係再肯認儀式」,並分別與阿美族換刀、布農族換槍、排灣族換壺、普悠瑪族互送檳榔、魯凱族擁抱、賽夏族竹杯共飲、賽德克族兩人共飲、達悟族承諾、泰雅爾族換石、德魯固族立石、邵族同舟共度及鄒族折箭等方式締約,完成新伙伴關係協定的簽署。
  協定內容包括:承認台灣原住民族之自然主權;推動原住民族自治;與台灣原住民族締結土地條約;恢復原住民族部落及山川傳統名稱;恢復部落及民族傳統領域土地;恢復傳統自然資源之使用、促進民族自主發展;原住民族國會議員回歸民族代表。
  總統在致詞時表示,他在台北市政府服務時,就堅信多數要照顧少數,強勢要照顧弱勢的道理,所以將全國最重要的一條馬路開放讓全國人民共同參與命名,並在最後決定以凱達格蘭大道取代介壽路,這顯示我們不忘本,我們知道,沒有原住民族,就沒有今天的台灣人。
  總統進一步表示,在擔任立法委員期間,他與原住民代表併肩作戰,希望在中央成立原民會,但沒有成功;後來,在擔任台北市市長時實現了在立法院未完成的夢想,在市府率先全國成立原住民事務委員會,中央則足足晚了九個月才成立原民會。而他在就任總統後,沒有忘記大家,成立了客委會,這也基於此一相同理念所致之。此外,他獨排眾議,堅持在僅十九名的考試委員中,提名一位原住民,也是秉持同一理念與原則。
  總統強調,今天所簽署的夥伴關係協定,其中許多內容尚未實現,還需要時間加以研議,需要集思廣益,聽取原住民及學者專家的意見,他並請在場的原民會主委陳建年一定要密切配合,好好努力,以保證協定內容的實現。
  總統告訴大家,總統府會客室整修完成後,正式取名為「台灣綠廳」,其中如燈飾、窗簾框等,都使用各原住民族的圖案來做裝飾,他並向每位到訪的訪賓解說「沒有原住民族,就沒有現在的台灣」。
  總統也提及,他在一九九九年以總統候選人的身分,在蘭嶼簽署了《新夥伴關係協定》,是因為他深刻體認到,原住民族與台灣這塊土地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過去威權統治的時代,政府壓抑原住民族在社會、經濟和教育上的自主權、忽視原住民傳統的文化與智慧,更剝奪了原住民族參與台灣永續經營的機會,這不僅是原住民族的損失,更是整體台灣社會的不幸。
  總統認為,唯有建立原住民族與政府的新夥伴關係,恢復原住民族自主的尊嚴,誠意地推動政府與原住民族對等的合作,以及高度尊重原住民族自治的意願,如此才能改正過去歷史的錯誤,為台灣建立一個多元尊重的社會,並為族群融合及人權保障樹立良好的典範。基於這樣的信念,在當選總統後,立即著手落實《新夥伴關係協定》的各項內容。以實現原住民族自治為施政的主軸,積極協助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調查與部落地圖的繪製,並推動新部落運動,活化部落,作為未來自治的準備。這些措施不但為台灣的原住民族政策寫下歷史的新頁,更展現了政府維護原住民族生存、發展與繁榮的決心和誠意。相對的,阿扁也很高興知道,我們的原住民族夥伴也積極的在族群內部,實踐自己這方面的責任,為凝聚自治共識、重建生態規範與土地倫理而不斷努力。
  總統指出,因為是夥伴,所以需要雙方的付出;因為是夥伴,原住民族能力的建構是絕對必要;因為是夥伴,國家絕不再以片面的政策,武斷的決定原住民族的未來;因為是夥伴,政府要對原住民族建立自治實體的奮鬥,表達最高的敬意。每一個夢想都需要長時間的努力與持續的累積,但我們有信心,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難與挑戰,早日實現大家共同的願望。今天大家齊聚一堂,再度肯認《原住民族與台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協定》,不但表示他未曾片刻忘記與大家的承諾,同時這也是一次意義重大的再約定。今年八月,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聯合國永續發展高峰會中,決議重申原住民族在永續發展上不可或缺的角色。
  總統相信,藉著今天的「新的伙伴關係再肯認儀式」,台灣是國際社會第一個對這項決議做出具體回應的國家。總統並宣告台灣永續元年的開始,也讓原住民族與政府,在台灣永續發展的道路上,永遠相隨!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